赵幽缪王
即“赵王迁”。
即“赵王迁”。
329—?东晋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人,字道季。庾亮子。好学。与袁宏等以清谈知名于时。叔翼迁镇襄阳,因谏宜修城坚壁,勤农练兵,相机北伐。时年始十五,翼甚奇之。升平中,为丹杨尹,表除重役六十余事。太
前501—?春夏末鲁国人,名虔,字子析,一作子皙。孔子学生。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乐师置,北周沿置。初为春官府大司乐中大夫属官,北周保定四年(564),改大司乐为乐部,遂为乐部中大夫属官。员一人,掌乐官政令,听其治讼,并主持乐官的演奏。正三命。
①刑名。将犯人发配到边远地方。《北齐书·元景安传附弟种传》:“自外同闻语者数人,皆流配远方。”唐律规定,犯流刑应发配至配所服役,三流俱役一年,加役流则役三年。其妻妾亦须随之同去,祖父子孙欲随者听之。②
1021—1080北宋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字冲卿。吴育弟。未冠,举宝元元年(1038)进士高第,调谷熟主簿,入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以严见惮,作《六箴》(视、听、好、学、进德、崇俭)以献。历知
①传说尧舜时主方岳的四时官。一说为羲和四子分掌四岳诸侯。《史记·五帝本纪》:“尧又曰:‘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裴骃集解引郑玄说:“四岳,四时官,主方岳之事。”
①本指东向小门。汉武帝时,公孙弘任宰相,起客馆,开东阁,以招贤人,后遂成为宰相招贤客馆之代称。《汉书·公孙弘传》:“数年至宰相封侯,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颜师古注:“阁者,小门也,东向开之,避
约1619—1674一作张志聪。清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字隐庵。博览群书,穷研医理。建侣山堂于杭州胥山,讲论医学,从学者甚众。著有《素问集注》、《灵枢集注》、《伤寒论集注》、《针灸秘传》等。
即“好太王碑”。
即有娀氏之墟。相传商始祖契之母简狄为有娀氏之女。后夏桀败于有娀之墟,地在今山西永济西。或说“有娀在不周之北”(《淮南子·地形》)。不周即不周山(今昆仑山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