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政大夫
散阶称号。金代始置,为文散官。正三品中,属四十二阶之第十阶。元代沿置,升为正二品,宣授。明代为文职正二品之升授。清初沿置,为文职正二品及武职中属八旗者正、从二品之封赠。乾隆三十二年(1767),始专封文职正二品,八旗正、从二品改同绿营,分别封武显大夫、武功大夫。
散阶称号。金代始置,为文散官。正三品中,属四十二阶之第十阶。元代沿置,升为正二品,宣授。明代为文职正二品之升授。清初沿置,为文职正二品及武职中属八旗者正、从二品之封赠。乾隆三十二年(1767),始专封文职正二品,八旗正、从二品改同绿营,分别封武显大夫、武功大夫。
学校名。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英国东方女子教育协进会会员、传教士爱尔德赛(Aldersay)创办。课程有圣经、国文、算术等,并学习缝纫、刺绣等,是为外国传教士在华设立最早的教会女学。
西汉置。治今河南确山县西南。属汝南郡。北魏改置安昌县。
官名。辽北枢密院长官,总领契丹及其他部族军民之政。始置于大同元年(947)。任职者多为勋戚大臣,以契丹人为主,亦间用汉人。
隋唐时靺鞨诸部之一。在黑水靺鞨西北,今外兴安岭东麓一带,约当精奇里江(今俄罗斯结雅河)上游以东地区。属黑水靺鞨部,民以狩猎为生。
官名。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置,位在枢密直学士上,无吏守,无职掌,惟出入侍从备顾问。多以特恩加赐内外官,带此职者可享受超迁官阶的优待。元丰改制后定为正三品。
1231—?又译呼鲁仆化。元蒙古人。宪宗时万户长卜邻吉带次子。早年从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人阿里海牙学蒙古畏兀字。中统二年(1261),以怯薛官出任左丞相。次年,兼中书省断事官。至大四年(
即“笞刑”。
343—394十六国时前秦国君。公元386—394年在位。字文高。氐族。苻坚族孙。曾任羽林监、扬武将军、长安令,后黜迁狄道长。坚死,枹罕(今甘肃临夏)氐人推之为都督陇右征羌诸军事,抚军大将军,雍、河二
?—1132宋建州(今福建建瓯)人,初为武装私盐贩首领。建炎四年(1130)率众起义,受饥民拥戴,有众数万人,攻破建阳县。福建制置使辛企宗率兵镇压。十二月,受招安而未散部众。绍兴元年(1131)十月,
?—1400明庐州巢县(今安徽巢湖)人。俞通源弟。初充参侍舍人,积功至都督佥事。洪武二十五年(1392)封越隽侯。以罪除爵。建文元年(1399)复起,任豹韬卫指挥使。随大军征燕,战死于白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