誊录所
见“誊录院”。
见“誊录院”。
本梁国,春秋时,为秦所灭,以为少梁邑。后入晋。在今陕西韩城市西南。战国属魏。《史记·魏世家》:文侯六年(前440),“城少梁”。旋又入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27)改名夏阳。
又译钵帝阿拉克。即“卜赤”。
晋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西南)人,字长骏。仕魏为中书通事郎。泰始初,迁冗从仆射,历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南中郎将、都督河北诸军事。居丧迕旨。又坐袁毅货赂案,为荀勗等劾奏免官。太康初,拜城门校尉,迁中书监。
455—531北魏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南)人,字延寿,本字仲考。初拜中散,与兄播并侍禁闱。出为豫州刺史,转梁州刺史。从安西将军元丽镇压吕苟儿、陈瞻有功,累迁朔州刺史,转定州刺史。时定州军府兵少将多,
秦置。治今山东滕州市南。属薛郡。《史记·高祖本纪》:秦二世二年(前208),刘邦“闻项梁在薛,从骑百余往见之”,“项梁尽召别将居薛”,皆即此。两汉属鲁国。三国魏、西晋属鲁郡,东晋、南朝宋和北魏属彭城郡
官名。唐代置,为内诸司使之一。初由宦官充任。唐末尽诛宦官,始改用文武官。宋初属东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咸平元年(998)定为同六品,元丰改制,改为正七品,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
①捍防守御据点。北魏于各地置,地位与州等同,以镇都大将或镇将为长官,下设副将、监军及长史、司马、录事参军等属,不置州郡的西、北地区则兼统军政、民政;与州郡并置地区仅掌军政,若兼所在州刺史则仍兼掌军政、
①指古代人生的六种痛苦。《尚书-洪范》:“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即早死、疾病、忧患、贫困、丑恶、瘠弱。②上下四方,泛指天下。《庄子·应帝王》:“次出六极之外,而游
春秋名良,战国齐邑。在今江苏邳州市东。《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愿齐之试兵南阳莒地,以聚常、郯之境。”《史记》司马贞索隐:“常,邑名。盖田文所封邑。”西汉置良成县。
《孙子兵法》篇名。虚,虚空,虚弱;实,实在,坚实。指敌对双方军事力量的强弱大小及形势优劣的对比。论述敌我虚实之可变性,提出“避实而击虚”、“致人而不致于人”、“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等制胜敌人的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