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亦
又译雪泥,复数作雪你惕。蒙古尼鲁温部的一支。海都幼子抄真斡儿帖该第四子之后。
又译雪泥,复数作雪你惕。蒙古尼鲁温部的一支。海都幼子抄真斡儿帖该第四子之后。
见“阿房宫”。
古国名。(1)或作廖,或谓即古国,叔安裔子董父事舜,为豢龙氏,其后为董姓,蓼在今河南唐河南八十里。春秋时为楚所灭。(2)或作鄝,偃姓,皋陶之后,在今河南固始东北。公元前
①在今河南罗山县南豫、鄂交界处。《元史·世祖纪》:岁己未(南宋开庆元年,1259)渡淮,“入大胜关,宋戍兵皆遁”。明清置巡司于此。②在今江苏南京市板桥镇西北。见“大胜港”。
宋州役之一。原有承符直、散从直、步奏官、人力等名称,元丰三年(1080),统一称为散从官。主管追催税赋、迎送官员等公事,按一定数额分属于判官、推官、司录、司法、司户等。一般差三等以上户充。
战国时齐国人奉祀的八位神祇。据《史记·封禅书》载,此八位神祇为:天主,祠天齐;地主,祠泰山梁父;兵主,祠蚩尤;阴主,祠三山;阳主,祠之罘;月主,祠莱山;日主,祠成山;四时主,祠琅邪。祭祠皆用一牢具祠。
①(?—251)三国魏太原祁(今属山西)人,字公渊。王淩之子。因父罪牵连,被司马懿所诛,死时年约四十余。在才性论辩四派中,持“才性离”的观点,认为才能与德行未必一致,有德行的人未必尽善,有才能的人未必
北宋大观元年(1107)改南丹羁縻州置。治今南丹县东北。四年复置南丹羁縻州。移治高峰寨(今县东南新州)。辖境相当今广西南丹、凤山、东兰三县及天峨县东部、巴马县北部地。属广南西路。绍兴四年(1134)废
即*圃田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前627):郑“有原圃”,即此。
苗族旧有社会组织。苗语称江略。略即鼓,江即量词“一支”,故意译为鼓社。一般由一个或数个同宗不婚的村寨组成。有黑白之分,老社称黑社,新分出者称白社,白社间通婚。黑社立鼓石窟,窟内供“央公央婆”木像、长木
官署名。清末学部所属之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农工商学校,并审核各省实业,为民兴利。辖实业教务、实业庶务二科。置郎中二人,总理司务,下设员外郎、主事,分司各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