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

古国名。(1)或作廖,或谓即古国,叔安裔子董父事舜,为豢龙氏,其后为董姓,蓼在今河南唐河南八十里。春秋时为楚所灭。(2)或作鄝,偃姓,皋陶之后,在今河南固始东北。公元前622年为楚所灭。

猜你喜欢

  • 左主客郎

    官名。西晋置,为尚书省左主客曹长官通称,亦称郎中,六品。东晋省并主客郎。北魏复置,太和十七年(493)定郎为从五品中,郎中五品上;二十三年皆称郎中,六品,仍可通称为郎。北齐省。

  • 币制局提调

    官名。清宣统二年(1910)置,为度支部币制局长官,员一人,正三品,由度支部左、右丞兼任,掌局务。

  • 吕产

    ?—前180西汉单父(今山东单县)人。吕后侄。高后元年(前187)封汶侯。六年进封吕王。七年为梁王。吕后病危时,任相国,与上将军吕禄分掌南北军,将兵卫宫。吕后死,与诸吕谋作乱,为朱虚侯刘章所杀。

  • 丹元子

    隋末唐初人,本名王希明。官右拾遗。以所著《步天歌》而知名。此歌将恒星表编成七言歌诀,广为流传,有益于普及天文知识。歌辞全文保存于宋王应麟《玉海·天文·天文书》。

  • 司鞍

    官名。清代内务府上驷院属官。掌管马鞍等物。额设御马司鞍五人,皇子司鞍二人,皆以额鲁特蒙古充任。辖以司鞍长。

  • 殿前都指挥使

    官名。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置,总领殿前诸班。宋初沿置,位在殿前都点检之下,废殿前都点检后,遂为殿前司长官。掌殿前诸班、诸直及步骑诸指挥名籍,凡统制训练、番卫、戍守、迁补、赏罚,皆总其政令。政和四

  • 边鲁

    元畏兀儿人,字至愚,号鲁生。家居宣城(今安徽宣州)。出身儒生,曾为南御史台宣使。长于画花鸟竹木。近年发现的《起居平安图》是传世的唯一作品。

  • 参局

    清代设于盛京、吉林、宁古塔等处管理参务的机构。以将军、都统、副都统及府尹总其事。局设协领、佐领、书吏、经承、贴写各若干人,多三年或五年一替,掌散放参票、挑选官参、征收额课、赍送官参、售卖余参、护送商参

  • 思托

    唐沂州(治今山东临沂市)人,僧人。俗姓王氏。出家为鉴真弟子。天宝元年(742)随鉴真东渡日本,五次航行受挫。天宝十二载第六次航行,乘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使舶到达日本。著有《大唐传戒师僧名记大和上鉴真传》

  • 流转

    梵文Samsara的意译。佛教名词。法相宗心不相应行法之一。流者,相续之义;转者,生起之义。谓生死相续,轮回不已。《瑜珈师地论》卷五十二:“云何流转?谓诸行因果相续不断性,是谓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