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渚岭
五岭第四岭。亦作甿渚岭、萌诸岭,又名白芒岭、临贺岭、苍梧岭。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西南,与广西交界处。潇水上游一支萌渚水发源于此,为潇水和西江支流贺江分水岭。
五岭第四岭。亦作甿渚岭、萌诸岭,又名白芒岭、临贺岭、苍梧岭。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西南,与广西交界处。潇水上游一支萌渚水发源于此,为潇水和西江支流贺江分水岭。
?—前80西汉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市)人,字少叔。少时任羽林期门郎,有材力,颇为武帝赏识,迁未央厩令。后为侍中、太仆。武帝临终,受封为左将军、安阳侯,与大将军霍光等受遗诏辅佐少主。昭帝即位,其子安之女
书名。黄藻编,署名“黄帝子孙之一个人”。以宣传、光大“革命魂”为目的,选录《苏报》、《国民日日报》、《中国日报》等报刊名文著述,辑有《黄帝纪年论》、《正仇满论》、《释仇满》、《亡国篇》、《义和团与中国
书名。南宋张邦基撰。邦基字子贤,扬州(今属江苏)人。绍兴间在世。十卷。内容多记士大夫故事,或评述诗文,记录方物。其中所载宋代户口和转运的数字,颇有史料价值。
?—1488明山东高密人,本姓戴,一说苏州(今属江苏)人,本姓马。幼年入宫为宦官,赐姓名。成化时掌司礼监事。性直敢谏,因反对万贵妃易太子,触帝怒,斥居凤阳。孝宗即位,召还,仍掌司礼监,荐用大臣王恕等。
清江苏苏州人,字禹载。副贡生,屡试不第,年四十弃儒从医,钻研张仲景之学十余年。著有《温热暑疫全书》、《伤寒论三注》、《金匮玉函经二注》等。
水塘名。在唐江南道袁州宜春(今属江西)西北。元和时,刺史李将顺筑。塘广三十亩,以溉民田,故又称益州塘。自塘穿渠绕县城与李渠相接,复东流经县南至赤板桥入石塘。
亦称訾。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前518):阴不佞以宝玉献王,“与之东訾”;二十五年:“尹文公涉于巩,焚东訾,弗克”,皆即此。参见“訾”。
官名。金代置,为内侍阶官,秩从五品上。
军阶名。清光绪三十年(1904)定新陆军军官等级而置,为次等第三级,秩视把总,阶正七品,任司书生、司号长等。宣统元年(1909)修订,军官冠以某队(步队、马队)、军佐冠以某科(军医科、军需科)字样。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典祀司次官,佐典祀中大夫掌有关祭祀的各种事务,其下设典祀上士。北周武帝省六府诸司中大夫,遂为典祀司长官,称典祀下大夫。宣帝即位,复置中大夫后,仍为次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