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批
官府批文程序。宋代官员任职或出行,若主管官府无印纸,可取官员本人台敕或宣札、公据,于背面批写某时差到干办某事、至某时替罢及有无不了事件等,由本司长官具衔签押盖印,称为背批。又官告后面批书官员三代、乡贯,亦称背批。
官府批文程序。宋代官员任职或出行,若主管官府无印纸,可取官员本人台敕或宣札、公据,于背面批写某时差到干办某事、至某时替罢及有无不了事件等,由本司长官具衔签押盖印,称为背批。又官告后面批书官员三代、乡贯,亦称背批。
又名镈。 春秋晚期齐国青铜器。传为清同治九年(1870)出土于山西荣河县(今万荣县)后土祠,高67厘米,有铭文一百七十二字。 载之祖鲍叔
学校名。清代特设教习唐古特文字(藏文)的学堂。顺治十四年(1657)置,隶理藩院。设六品教习一人为主官,后改为司业。又设助教一人,教习、副教习各二人,管理学务和教学。学生四十人,分为正额二十四名,额外
太平天国女官封六爵者,称为贞义、贞安、贞福、贞燕、贞豫、贞侯。
本作行在所。皇帝所在之地。蔡邕《独断》云:“天子以天下为家,自谓所居为行在所,言今虽在京师,行所至耳。”《汉书·武帝纪》:“举独行之君子,征诣行在所。”此指长安。《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更始遣侍御史
即“乌古”。
即“完颜永中”。
1882—1925美国人。大学教授。清光绪三十三年(1906)开始研究中国印刷史,曾两次来华搜集资料。第二次来华在安徽宿州北长老会工作十二年(1911—1923)。1923年返美,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
蒙古语,金匠之意。准噶尔管理绘塑佛像事务的人。后聚居作业形成阿尔塔沁鄂拓克。
①古族名。越人的一支,分布于今江西一带。《逸周书·王会》载,周成王时,曾参加成周之会,并以“禺鱼”为献。春秋、战国时分属吴、越、楚三国。楚灭越后,其族一部降附于楚,一部随越王之族东逃海滨,后成为东越;
官名。西汉成帝时置,属尚书令,为四曹尚书(一说五曹)之一。东汉沿置,为六曹之一,秩六百石。其职掌说法不一。《后汉书·百官志》本注曰:“常侍曹尚书主公卿事。”刘昭注引蔡质《汉仪》曰:“主常侍黄门御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