糁潭
在今安徽无为县南长江边。唐文德元年(888),杨行密袭宣州,帅诸将济自糁潭,即此。
在今安徽无为县南长江边。唐文德元年(888),杨行密袭宣州,帅诸将济自糁潭,即此。
1877—1912清末湖北竹山人,原名尧鑫,字春山。湖北省立师范学校毕业,后在武昌黄鹤楼道小学任教。宣统元年(1909)参加共进会,负责财务。后参加武昌起义,被推为湖北军政府军务部副部长。后参与组织民
明末田赋加派之一。崇祯八年(1635),为筹措军饷,凡士大夫家,赋银每两加二钱。民间十两以上者,每两加一钱。后一律每两征收一钱。因饷名义上出于捐助,故名。
又译妣妓、比妓、妣吉、嬖只等。蒙古语,源自汉语“妃子”。明代为蒙古台吉之妻的称呼。
即“中日北京专约”。
①官署名。元至元十年(1273)改资用库置。掌出纳皮货衣物之事。二十年罢。二十六年复置,升从三品。二十九年升正三品。大德十一年(1307)改为院,秩从二品。至大四年(1311)复为监。秩正三品,领以卿
?—1853清陕西华阴人,字惠人。道光进士。历任知县、知府、按察使、布政使等职。咸丰元年(1851)擢河南巡抚。次年调山东。三年扼守兖、沂、曹诸州,断黄河渡口,堵截北伐太平军渡河至鲁,又率军助解怀庆之
天文学名词。(1)指正在天球子午线上的恒星。黄昏时观测到的中星,称为昏中星;清晨时观测到的,称为旦中星。在不同的季节里,可以看到不同的昏中星和旦中星。反之,从所见到的昏、旦中星也可推知观测日所在的季节
金北边部名。即蒙古尼鲁温的哈答斤部。居于伊敏河以东地,势力最强。 章宗时与阻(塔塔儿)、广吉剌、山只昆等连年对金作战。
古代养鱼法。始于宋代,到明清时期,对混养之作用、鱼类搭配比例等均已有具体记载。《广志绎》:吴越养鱼,“入池当夹草鱼养之,草鱼食草,鲢则食草鱼之矢(屎),鲢食矢而近其尾,则草鱼畏痒而游,草游,鲢又随觅之
隋开皇十六年(596)置。治今河南灵宝市北老城。属河南郡。唐天宝元年(742)改名灵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