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丹
明代出现的一种由动物、植物、矿物等制成的有机混合肥料。配制方法有多种,而最先见于耿荫楼《国脉民天》,称“料粪”,“粪丹”一名出自《徐光启手迹·农政全书手札》。所用原料主要有大粪、麻糁或麻饼、黑豆、鸽粪或鸡、鹅、鸭粪,有动物尸体及脏器、毛血等,还有无机物如黑矾、砒霜和硫磺之类,将这些原料用坑或缸埋入土中密封,腐熟后晾,敲碎,或加上一些好土,便可当肥料使用,有显著的肥效和防虫作用。
明代出现的一种由动物、植物、矿物等制成的有机混合肥料。配制方法有多种,而最先见于耿荫楼《国脉民天》,称“料粪”,“粪丹”一名出自《徐光启手迹·农政全书手札》。所用原料主要有大粪、麻糁或麻饼、黑豆、鸽粪或鸡、鹅、鸭粪,有动物尸体及脏器、毛血等,还有无机物如黑矾、砒霜和硫磺之类,将这些原料用坑或缸埋入土中密封,腐熟后晾,敲碎,或加上一些好土,便可当肥料使用,有显著的肥效和防虫作用。
即“晏孺子”。
官名。宋初置,为武臣阶官。淳化四年(993)罢。金亦置,属太府监。参见“右藏库”。
官署名。清代陪都盛京户部所属办事机构。顺治十五年(1658)置,设正、副监督各一人,皆为满员,由盛京五部司员内拣选充补。下设笔帖式若干人,亦为满员。贮藏粮石,收纳官庄米及辽阳、开原、广宁三城旗地之米,
清初以大顺军余部为主体的抗清队伍。顺治二年(1645),李自成牺牲后,其余部由郝摇旗、刘体纯、李锦、高一功等率领分别移驻湖南,联合明将何腾蛟、堵胤锡,坚持抗清。何腾蛟将他们稍加改编,让其分别屯驻于湖广
东汉灵帝刘宏陵墓。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中平六年(189)夏四月灵帝卒,六月葬此。
1391—1469明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初名梦祥,字子傅,号康斋,世称聘君。年十九从洗马杨溥学,得见《伊洛渊源录》,遂志于程朱理学,不事科举。天顺元年(1457),权臣石亨荐其为东宫辅导,坚辞不就
周人。生活于周公之后。《周髀算经》载其答荣方问,认为日月之高大、星宿之远近、天地之广袤,“皆算术之所及”。算学的“道术”“言约而用博”,而“能类以合类,此贤者业精习智之质也”,是为中国古代数学研究、著
研治《春秋公羊传》、探求该书“微言大义”之经学派别。源于西汉董仲舒和东汉何休之公羊学。清庄存与、刘逢禄创立“常州学派”,治《公羊传》而主董仲舒、何休之说,故称“公羊学派”。因公羊家尚今文,故也泛指今文
见“二桥”。
古族名。西戎八国之一。春秋时活动于今甘肃泾川、宁夏固原至甘肃靖远一带,王城在今甘肃平凉西北。一说乌氏即《穆天子传》中赤乌氏之后裔。战国时为秦惠文王所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