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礼部司

礼部司

官署名。隋、唐、五代尚书省礼部四司之头司。掌礼乐、学校、仪式、制度、衣冠、符印、表疏、册命、祥瑞、铺设及丧葬、赙赠之事。隋初设侍郎一人领司事,开皇六年(586)另设员外郎一人司籍帐。大业三年(607),升侍郎为尚书之佐,改其司为仪曹,长官为仪曹郎,废员外郎而置承务郎。唐武德三年(620)复旧。以郎中、员外郎为司之正、副长官。龙朔二年(662)改名司礼司,咸亨元年(670)复旧。光宅元年(684)改名春官司,神龙元年(705)复旧。

猜你喜欢

  • 北作坊

    见“作坊”。

  • 善慧大士语录

    书名。善慧,南朝梁、陈间居士,自称当来解脱善慧大士。其语录所述为天台宗基本教义一心三观之内容。

  • 乐输

    ①东晋以后,无籍贯之人,不乐登记在州县编户者,称为“浮浪人”;其户调便无定数,称为乐输,而所输往往低于正调。②西魏、北周杂税之一。指常调外所征之军粮。民人不堪其扰,多有逃散隐匿,但富户出粟以助军需者,

  • 六品

    见“六法②”。

  • 夹山

    在今内蒙古武川县西南阴山。《续资治通鉴》:北宋宣和四年(1122),天祚帝至漠北,闻金兵将近,遂弃辎重,乘轻骑入夹山,即此。

  • 广陵国

    西汉元狩六年(前117)分广陵郡地置。五凤四年(前54)国除为郡。初元二年(前47)复置。治广陵县(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冈上)。辖境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北,仪征、金湖等市、县以东,宝应县以南,兴化市以西地。

  • ①国名。姜姓。本姜戎的一支。原居今山、陕间。周宣王时,申伯被封于谢,在今河南唐河县西北。《汉书·地理志》:南阳郡宛县“故申伯国”。《括地志》:“故申城在邓州南阳县北三十里”(《史记·郑世家》“娶申侯女

  • 黑釉蓝斑腰鼓

    唐鼓。鼓长形,两头粗中腰细,鼓身突起弦纹七道,施蓝釉,于匀净之黑釉上点缀以蓝色或月白色之彩斑,优美而典雅。产于今河南鲁山窑。鼓藏故宫博物院。

  • 总摄司

    官署名。元代管理佛教事务机构。世祖时设于路以上(亦有设总统所者),统辖僧录司、僧正司、都纲司,掌理僧尼词讼。凡遇僧尼与百姓发生词讼,则与地方官府共同处理。长官为总摄,下设书吏、公使人等。至大四年(13

  • 鞠陶

    即“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