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矾引

矾引

官府发给商人运销矾的专买凭证。由榷货务发放,商人持引赴矾场取货运销。南宋时,大引买矾一百斤,输引钱十二贯,另纳头子钱、市利钱、雇人工墨钱二百七十六文;每引加买二十斤,不纳头子等钱。中引买矾五十斤,小引买矾三十斤。

猜你喜欢

  • 舟师绳墨

    书名。清水军教科书。其《舵工事宜》篇所载“立冬北风虽大不为台,夏至以后北风一起即有台风”、“六月雷响止九台,七月雷响九台来”、“或水有臭味,或水起黑沫,或无风偶发移浪,礁头作响,皆是做风的预兆”、“潮

  • 中法北京条约

    原称《中法续增条约》。法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平等条约。咸丰十年九月十二日(1860.10.25)清钦差大臣奕訢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在北京签订。共十款。除确认《中法天津条约》仍属有

  • 太悉伏

    一作佗斗伏。十六国时鲜卑薛干部首领。参见“薛干部”。

  • 贤良祠

    清代祭祀有功大臣之祠宇。建于雍正八年(1730)。在北京地安门外之西。凡王公大臣立功报效朝廷者得入祀,并各立小传记其生平事迹。有世宗御书“崇忠念旧”匾额。

  • 戈洛文

    1650—1706俄国人。曾为沙皇御前大臣、布兰克希民政长官。康熙二十八年(1689)任尼布楚订约的沙俄政府全权代表。订约后与噶尔丹使者有所勾结。后封男爵。著有《戈洛文日记》,为研究中俄早期关系的重要

  • 卫王允济

    即“卫绍王”。

  • 考成法

    明张居正整顿吏治之措施。行于万历元年(1573)。意在督促公务,考核官吏。具体作法是: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将拟办之事按地域远近、时间缓急登记造册,限期完成,按月考查.每年总结。凡有拖延积压,违限不报者,

  • 两江

    地区名。元、明时广西称左右二江(即郁江、黔江)流域为两江。两江多瑶、僮族聚落,称两江溪洞。元置两广两江道宣慰司。清初合称江南、江西两省为“两江”。康熙六年(1667)后江南省虽已分为江苏、安徽两省,但

  • 沈馆录

    书名。朝鲜佚名撰。七卷。系记清崇德二年(1637)正月至顺治元年(1644)八月,朝鲜世子为清廷质于沈阳事。由《沈阳日记》、《沈阳状启》简编而成。原收于朝鲜汇刊之《广史》,后据罗振玉所藏抄本刊入《辽海

  • 险渎县

    西汉置。治今辽宁台安县东南。属辽东郡。东汉末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