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看守军

看守军

军种名。元代军队之一。从宿卫诸军中调拨卫士组成,用以守卫京畿粮仓、天子府库、供奉先帝遗容的影殿及太庙墙垣等处。看守军士中也有一部分是不属于宿卫系统的一般军士。

猜你喜欢

  • 夏允彝

    ?—1645明末清初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字彝仲,别号瑗公。明崇祯进士。曾与陈子龙等结几社。后授长乐知县,有政声。南明弘光时,擢吏部考功司主事,不赴。顺治二年(1645)与陈子龙及子完淳在松江起

  • 蒙古国子学

    学校名。使用蒙古文字教习诸生。 秩正七品。 至元六年(1269),八思巴制成蒙古新字颁行,诸路置蒙古字学。八年,立京师蒙古国子学,置教官五员,选随朝蒙古、色目、汉人官员及怯薛子弟入学;命翰林院译《通鉴

  • 兄终弟及

    古代王位继承制。王死后,传位于其弟,兄弟一辈传尽,再传于其下一代,但多非兄之子而为弟之子。商代自汤至帝辛三十一王中,以弟继兄者凡十四王,以子继父者,亦多非兄之子而为弟之子,学者多认为实行此制。

  • 胡安国

    1074—1138宋建宁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字康侯。绍圣进士。曾任太学博士、中书舍人兼侍讲、宝文阁直学士。任职期间,对内主张革新朝政,对外主张抗金。曾献《时政论》,建议高宗“必志于恢复中原”。其

  • 威戎军

    ①唐置。在今四川汶川县境。后地入吐蕃。北宋政和六年(1116)收复,改名延宁,后废为寨。②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置。治新城(今青海门源县)。宝应元年(762)地入吐蕃。

  • 设流

    又谓归流。即改变少数民族地区世袭土官统治为中央王朝委派流官统治。为明清时期统治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政治措施。

  • 额尔德尼昭

    亦称光显寺。寺名。明万历初,蒙古外喀尔喀部阿巴岱台吉至土默特谒见三世达赖,皈依藏传佛教,归后于万历十四年(1586)在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元和林旧址(在今蒙古国中部)建额尔德尼昭(昭为蒙古语寺之意)。此后

  • 天赐礼盛国庆

    西夏惠宗年号(1070—1074)。凡五年。

  • 太后三卿

    官名合称。汉置,指皇太后宫所置卫尉、少府、太仆。随太后宫为号,如“长乐卫尉”、“长信少府”等,位在同号九卿之上。三国魏沿置,但改其位在同号九卿下。晋、南朝沿用汉制,仍在九卿上。

  • 刘基

    1311—1375明初浙江青田人,字伯温。元元统进士。历官高安丞、江浙儒学副提举、处州路总管府判等。后弃官归,隐居著书。至正二十年(1360)朱元璋召至应天(今江苏南京),与议攻取大计。反对遵奉韩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