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白衣

白衣

①初指无官职的士人。两晋、南北朝时,官员因失误削除官职,或以白衣守、领原职,遂成为一种对官员的处罚方式。《晋书·外戚传》:“其后司隶校尉刘毅劾之,应至重刑,武帝以旧恩,直免(羊琇)官而已。寻以(甘露亭)侯白衣领护军,顷之,复职。”后亦引申为平民百姓。②西汉官府给役小吏。《汉书·龚胜传》:“(夏侯常)即应曰:‘闻之白衣,戒君勿言也。奏事不详,妄作触罪。’”颜师古注:“白衣,给官府趋走贱人,若今诸司亭长、掌固之属。”③北魏皇帝左右的随侍之臣,可受遣传达诏令。《魏书·甄琛传》:“世宗遣白衣吴仲安敕(广平王元)怀宽放(甄侃)。”④又称白衣蛮。自唐至元,对居今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部与越南北部相连地带傣族先民的他称。自称为傣。或说由汉、晋时之鸠僚中的一部分演变而来。部分白衣又自称崇魔蛮。⑤元代对西双版纳傣族之称。又作白夷、百夷、伯夷。见“金齿”。

猜你喜欢

  • 茅元仪

    1594—1640明浙江归安(今湖州)人,字止生,号石民。茅坤孙。初以知兵授副将,后为孙承宗幕僚。崇祯二年(1629),随承宗出师,升任副总兵,提辖辽东觉华岛兵事,置大将军印。寻以兵士哗变下狱,充军福

  • 晋孝武帝

    362—396即司马曜。东晋皇帝。公元372—396年在位。字昌明。简文帝第三子。初封会稽王,咸安二年(372)立为皇太子。简文帝死,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宁康。桓温死,褚太后复摄政。以王彪之为尚书令,谢

  • 蕃书

    亦称蕃字或蕃文,元代称河西字。即后世所称的西夏文。

  • 铜台驿

    在魏州城(今河北大名县东大街)内。《资治通鉴》:五代梁乾化二年(912)宣义帅杨师厚军于魏州,欲图魏博,“馆于铜台驿”,会朱友珪杀父朱温自立为帝,师厚引兵入牙城,据有魏博,即此。

  • 宁康

    晋孝武帝年号(373—375)。凡三年。

  • 朱祐枢

    1486—1539明宗室。宪宗第十三子。弘治四年(1491)封荣王。正德三年(1508)就藩湖广常德(今属湖南)。居国骄纵不法。卒谥庄。

  • 朱檀

    1370—1389明宗室。太祖第十子。洪武三年(1370)封鲁王,十八年就藩兖州。善诗文。因食金石药而死,谥荒。

  • 食田

    春秋时将田地分给士作为俸禄的形式。《国语·晋语四》:“士食田。”《战国策·楚策一》:“叶公子高,食田六百畛。”

  • 怯台

    又译可忒、迄忒、客台。蒙古兀鲁兀部人。术赤台之子。蒙古建国,与其父同为千户功臣。元太祖八年(1213),从战于怀来(今河北怀来东),大败金完颜纲、术虎高琪军。契丹人讹鲁不儿等献居庸关北口,遂入关,与攻

  • 别封

    北周封爵制度。已有爵位者又立新功,原爵已高(多为郡公),难再升迁,则另授封爵,称别封。一般回授次子,也可依立功者意愿封给其他亲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