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洛儿
北魏京兆(治今陕西西安东北)人。善骑射。初为东宫给事,曾救拓跋嗣于冰河之中。天赐六年(409),道武帝猝死,清河王元绍有夺位之意。时嗣居于外,赖之通问于大臣,乃得还宫。及嗣即帝位,恩宠日隆,拜散骑常侍,赐爵新息公,加直意将军。追赠其父为列侯。
北魏京兆(治今陕西西安东北)人。善骑射。初为东宫给事,曾救拓跋嗣于冰河之中。天赐六年(409),道武帝猝死,清河王元绍有夺位之意。时嗣居于外,赖之通问于大臣,乃得还宫。及嗣即帝位,恩宠日隆,拜散骑常侍,赐爵新息公,加直意将军。追赠其父为列侯。
内官名。西晋武帝始置,位三夫人、九嫔下,爵视千石以下。南朝宋武帝废,孝建三年(456)复置,以为散位。泰始元年(465)省,三年又置,位在五职下,为散役。南齐亦为散职,位九嫔下。北魏亦置,视四品。
?—272三国时汝南(治今河南平舆北)人。本孙权给使,后出补吏。孙皓任为楼下都尉,典知酤籴事,专为威福。建衡元年(269),左丞相陆凯以其佞邪,不可重用,谏皓,皓不听。二年,以尝为子向少府李勗求婚被拒
?—1664明末清初湖南长沙人,字灵伯。明崇祯进士,官员外郎。顺治元年(1644)降清,授陕西道监察御史,以处置故明太子案疏言不当,获罪免死。次年擢左佥都御史,疏谏剃发,不允。后被革职为民。八年,起为
书名。明末清初孙奇逢撰。二十六卷。旨在表彰儒学统宗,弥合宋、明以来朱(熹)、陆(九渊)异同之门户纷争,合“诸儒于一堂”,以确立王(守仁)学的正统地位。前十一卷载北宋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南宋
?—1911清满洲正白旗人,章佳氏,字用宾。光绪进士。授刑部主事。光绪十二年(1886)补承德知府。二十三年升任奉天府尹。次年擢直隶布政使。二十九年调补奉天府尹,次年兼署盛京户部侍郎。不久开缺奉天府尹
见“藏传佛教”。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军司马司长官,省称为“军司马”,掌兵事,职权颇重。正五命。北周建德二年(573)省,宣帝即位后复置。隋开皇元年(581)罢。
见“圯上老人”。
458—502南朝齐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士章。仕宋为秘书郎、萧道成太尉府行参军。齐武帝时,以为中书郎,掌诏诰。敕助何胤修礼仪。为竟陵王萧子良所仰慕。永明末,文士多集竟陵王萧子良西邸,被称为后进领袖
书名。近人刘师培(字申叔)撰。分六类。论群经及小学者为甲类,包括《尚书源流考》等二十二种;论学术及文辞者为乙类,包括《国学发微》等十三种;群书校释为丙类,包括《周书补正》等二十四种;诗文集为丁类,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