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滑寿

滑寿

元末明初余姚(今属浙江)人,祖籍襄城(今属河南),字伯仁,号撄宁生。初从京口(今江苏镇江)王居中学《素问》、《难经》,因著《读素问钞》。又学针法于东平(今属山东)高洞阳,乃著《十四经发挥》,对针灸学有所发展。另著有《伤寒例钞》、《撄宁生要方》等。

猜你喜欢

  • 公罔之裘

    春秋末人,名裘。曾向孔子学射。《礼记·射义》:“孔子射于矍相之圃。”他和子路、序点等人皆受其教。

  • 兴庆池

    唐都长安兴庆宫内池。初为隆庆坊内平地。垂拱、载初间,因雨水流成池。后引龙首渠分浐水灌之,日益滋广。至神龙、景龙中,已弥漫数顷,深数丈,因坊取名为隆庆池。后玄宗(李隆基)及其兄弟五王赐宅于隆庆坊,池亦俗

  • 天一阁书目

    明范钦藏书目。清康熙十二年(1673),黄宗羲登临阁门,为之录目,徐乾学借而抄之,世乃知有天一阁书目。嘉庆间,阮元督学浙江,登阁观书,命范氏后裔光甸,分橱编录。后于嘉庆十三年(1808)刻成书目十卷,

  • 延熹

    东汉桓帝年号(158—167)。凡十年。

  • 泾阳

    西周邑名。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一说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北。《诗·小雅·六月》:“蕡狁匪茹,整居焦穫,侵镐及方,至于泾阳。”战国为秦国都城。《史记·秦始皇本纪》:“肃灵公,昭子子也,居泾阳。”昭王初为公子市

  • ①春秋小国。白狄所建,或说祁姓。在今河北晋州市西。《左传》昭公十五年(前527):晋“荀吴帅师伐鲜虞,围鼓”,“克鼓而反”,即此。晋顷公六年(前520)灭鼓。战国为下曲阳邑。②古代敲击乐器。用于祭祀、

  • 南凉武王

    即“秃发乌孤”。

  • 礼闱

    科举考试用语。唐宋指省试,明清指会试,因由礼部主持,故名。

  • 启明女校

    学校名。清光绪三十年(1904)法国耶稣会教士在上海徐家汇圣母院创办,专收教外女生入学肄业。课程有国文、法文、英文、理化、算术、音乐、图画、手工、体操等。

  • 回火

    一种热处理工艺。约发明于春秋晚期,战国有一定发展,沿用至今。春秋至今的多数钢质利器、战国至唐的多数青铜镜、先秦时期少数青铜利器均进行过这一处理。其中青铜回火在古代西方很少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