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求土人
隋称台湾为流求。大业三年(607)、五年炀帝先后派羽骑尉朱宽、武贲郎陈稜率兵至流求。当地土人首领名渴刺兜,居波罗檀洞。居民除采集、渔猎外,还从事农耕牧畜。农作物有稻、粱、黍、麻、豆等。有拔毛、文身之俗,嫁娶以酒肴、珠贝为聘。
隋称台湾为流求。大业三年(607)、五年炀帝先后派羽骑尉朱宽、武贲郎陈稜率兵至流求。当地土人首领名渴刺兜,居波罗檀洞。居民除采集、渔猎外,还从事农耕牧畜。农作物有稻、粱、黍、麻、豆等。有拔毛、文身之俗,嫁娶以酒肴、珠贝为聘。
见“乞伏氏”。
北宋天禧四年(1020)置。治今广西来宾县西南东岳。明移治今县西南迁江。历属宾州、柳州府、思恩府。1952年并入来宾县。
清代官缺之一。亦称汉官缺。指为具有汉族籍身份之官员而专设之额缺。凡内外官缺中,除宗室缺、满洲缺、蒙古缺、汉军缺、内务府包衣缺之外,皆为汉官缺。其专属者,有宗人府府丞,顺天府府尹、府丞,治中,通判,照磨
见“甲骨文”。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二年三月(1906.4)在苏州发行。月出四期。黄摩西主笔。以宣传自然科学知识和重刊清初稗史为主要内容,提倡普及科学知识以开民智民德,揭露清廷残暴以激励人民反满。刊载沈复名著《浮生六记
即西监、东监。唐京师长安国子监习称西监,东都洛阳国子监习称东监,故合称之。
辽官名。辽太祖时,契丹迭刺部分组为五院、六院两部。太宗时,两部统领兵马的夷离堇改称大王。南院大王即六院部统兵马官。
本经制州。唐贞观三年(629)以东谢蛮首领谢元深地置,为大州,领都尚等五县。治都尚县,其今地有今贵州榕江县、都匀市、三都县都江区诸说。四年属黔州都督府,隶江南道。圣历元年(698)属庄州都督府。景龙二
西汉景帝时吴王刘濞为首七同姓诸侯王的叛乱事件。汉高祖死后,同姓诸侯王势力膨胀,与中央分庭抗礼,以至觊觎帝位,矛盾日益激化。景帝即位后,采纳御史大夫晁错建议,逐步削夺楚、赵、吴、胶西等国封邑。景帝前元三
官署名。北齐置,属门下省。掌管御用衣服器玩等事务。设主衣都统二人为长官,下设主衣子统二人。南朝梁东宫亦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