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花木记
书名。北宋周师厚著。师厚,字敦夫,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皇祐进士。元丰五年(1082)至洛阳任官,根据自己见闻,参考唐李德裕《平泉花木记》和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写成此书。认为洛阳名花不限牡丹一种,故除记牡丹一百零九种外,还记芍药四十一种、杂花八十二种、果花一百四十七种、刺花三十七种、草花八十九种、水花十九种、蔓花六种。每种各记名色,记述比前人详尽。同时,还记有栽花、接花和分花的方法。
书名。北宋周师厚著。师厚,字敦夫,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皇祐进士。元丰五年(1082)至洛阳任官,根据自己见闻,参考唐李德裕《平泉花木记》和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写成此书。认为洛阳名花不限牡丹一种,故除记牡丹一百零九种外,还记芍药四十一种、杂花八十二种、果花一百四十七种、刺花三十七种、草花八十九种、水花十九种、蔓花六种。每种各记名色,记述比前人详尽。同时,还记有栽花、接花和分花的方法。
又称金齿。为唐、宋时对今傣族先民中一部分的他称,自称为傣。最早见于唐代《蛮书》:“金齿蛮,以金镂片裹其齿……以为饰。”与银齿蛮、黑齿蛮、绣脚蛮、绣面蛮为同一部落集体。或说由汉、晋时之鸠僚演变而来。主要
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因1957年发现于山西芮城匼河涧而得名。共发现石制品一百三十八件,原料以石英岩为主,打制石片用撞击法或碰砧法,器型有砍砸器、刮削器、三棱大尖状器、小尖状器和石球等。遗址中有灰烬和
735—801唐契丹怒皆部人,号没诺干,字元英。善骑射。初为李宝臣部将,从安史叛乱。宝应初,说宝臣降唐。因功拜御史中丞,封维川郡王。大历十年(775),见宝臣为宦官所辱,说宝臣反唐,与田承嗣、李正己联
土司名。元至正中改永宁路置。明洪武六年(1373)置永宁安抚司,次年升永宁等处军民宣抚使司。治今四川叙永县叙永镇。八年禄照为宣抚使,二子俱入太学。景泰中,都掌蛮起义,宣抚使奢贵前往招抚,无功还,遂参与
1680—1733清福建漳浦苌溪(今赤岭)人,字玉霖,别字任庵,号鹿洲。畲族。蓝廷珍从弟。贡生。康熙六十年(1721)尝佐蓝廷珍击朱一贵于台湾,来往文书皆出其手,对台湾的政事多所建议。又预言台湾将有日
962—1033北宋博州博平(今山东茌平西)人,后徙居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字宗古。端拱二年(989)“九经”及第。历大理寺评事、国子监直讲。真宗时,官至龙图阁待制。真宗迎天书,直言谏阻,毫不阿附。
清军将领鲍超所部。鲍超字春霆,故名。咸丰四年(1854),鲍超由川勇投湘军。六年,在胡林翼支持下,以湘勇为基础,编练霆军约三千人,仿照湘军编制训练,后在湖北、江西、皖南与太平军作战,所部扩充至一万四千
?—618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明辩有吏才。初仕陈,历直阁将军、兴宁令。陈亡入隋,超授开府仪同三司,历任洋、直、棣三州刺史,俱有能名。炀帝即位,为太常少卿,揣知帝好声色,奏收周、齐、梁、陈乐
宫帐名。又称窝笃碗斡鲁朵。契丹语,窝笃碗意为孳息,斡鲁朵意为宫帐。辽兴宗即位后,以诸宫帐户及饶州户组建。宫帐在高州西,陵寝在上京庆州。设延庆宫使为长官,总领延庆宫军民政务。下设副使、太师、太保、侍中等
东汉建安中分临羌县置。治今青海西宁市。为西平郡治。北魏孝昌后废,改乐都县置西都县,治今乐都县。北周为乐都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名湟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