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路
元至元十五年(1278)升泉州为路,治晋江县(今福建泉州市)。曾于路置福建行省。二十二年属江西行省,二十三年属江浙行省。辖境相当今晋江流域、澎湖列岛及厦门、金门、德化等市、县地。明洪武元年(1368)改为泉州府。
元至元十五年(1278)升泉州为路,治晋江县(今福建泉州市)。曾于路置福建行省。二十二年属江西行省,二十三年属江浙行省。辖境相当今晋江流域、澎湖列岛及厦门、金门、德化等市、县地。明洪武元年(1368)改为泉州府。
内蒙古部名。在喜峰口外,今内蒙古东南部一带。首领为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原服属于察哈尔林丹汗,后金天命九年(1624)与林丹汗失和,率部投奔努尔哈赤,为最早归附清朝的蒙古部落。天聪十年(1636
即“遮洋浅船”。
书名。又名《养鱼经》、《鱼经》。明黄省曾撰。刊行于万历年间。一卷,计三篇,分别介绍繁殖鱼秧、养鱼方法以及鱼之种类。明代已开始海水鱼的养殖,书中首次记载了松江养殖海水鱼,即鲻鱼之情况:“松之人于潮泥地凿
官名。隋代置,为太子左、右内率副贰,员各一人,从四品上。大业三年(607)降其品。唐为太子左、右内率府次官,员各一人,从四品上。龙朔二年(662)改名为左、右奉裕卫副率,咸亨元年(670)复旧称。北宋
战国时居民区之通称。《孟子·公孙丑上》焦循正义引江永言:“凡民居区域关市邸舍通谓之廛。”《周礼·地官·载师》郑玄注:“廛里者,若今云邑居里矣。廛,民居之区域也,里居也。”孙诒让《周礼正义》:“廛里皆居
①西汉置,因临汾水得名。治今山西新绛县东北。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并入泰平县。太和十一年(487)复置。北齐又并入太平县。两汉属河东郡,三国魏至东魏属平阳郡。②北齐置。治今山西汾西县。隋开皇十八年
星名。(1)指各时代天穹上北天极附近的星,亦称天极星。《史记·天官书》:“中官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由于岁差原因,北天极在星空中位置不断变化;公元前2750年的北极星是右枢(天龙座α),公元
吏职名。唐太仆寺典牧署置数十人,掌奶酪品制造事。
官署名。即工部水部司。唐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水部。
?—1567明代蒙古兀良合部人。成吉思汗臣济拉玛(者勒篾)后裔。朵颜卫都督革兰台长子。嘉靖二十六年(1547)袭父都督之职。二十九年庚戌之变,所部号称辽阳军,引导俺答汗攻入北京地区。寻屡次充当伯思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