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河中府

河中府

唐开元九年(721),升蒲州置。以地当黄河中游得名。同年降为蒲州。天宝元年(742)改为河东郡。乾元元年(758),复为蒲州,三年,又升为河中府。治河东县(今永济市西南蒲州)。辖境相当今山西西南部的永济、临猗、运城、河津、万荣等市、县和芮城、陕西大荔两县的部分地区。唐属河东道,北宋属永兴军路,金属河东南路,元属晋宁路。明洪武二年(1369),降为蒲州。背负关陕,南阻大河,扼晋、陕交通咽喉。唐代宗时,仆固怀恩反叛,以郭子仪为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使镇此。府城西有鹳鹊楼,为观赏黄河景色极佳处。唐代至河中的文士,必登临赋诗。王之涣有《登鹳鹊楼》诗。府城东有普救寺,为王实甫《西厢记》中普救寺所本。

猜你喜欢

  • 王俊

    ?—1651明末清初山东梁丘(今费县西南)人,一名王巨,字小吾。明崇祯十三年(1640)率众起义。清兵南下时,与其他农民军分据苍山、花盘山、抱犊崮抗清,被推为九山王。屡次进攻费县、峄县(今枣庄)等地,

  • 水军万户府

    官署名。元顺帝至正十三年(1353)至十五年,陆续置于昆山(今属江苏)、镇江(今属江苏)、黄河小清口(今江苏靖江东)等地。

  • 牛峤

    五代时陇西(今甘肃陇西东南)人,字松卿,一字延峰。牛僧孺之后。博学善文,以歌诗著名。唐乾符进士。历拾遗、补阙、校书郎。王建(前蜀高祖)镇蜀,辟为判官。入前蜀,拜给事中。有文集三十卷,已佚,《花间集》收

  • 天长县

    唐天宝七载(748)改千秋县置。治今安徽天长市。属扬州。五代南唐升元六年(942)为建武军治,周显德四年(957)为雄州治。北宋或为天长军治,或属扬州。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属盱眙军。元至清属泗州

  • 北主客郎中

    官名。西晋、北魏与北主客郎互称,为尚书省北主客曹长官。参见“北主客郎”。

  • 钦定平定贵州苗匪纪略

    书名。清奕䜣等奉敕修,陈邦瑞等总纂。四十卷。为清廷有关贵州苗民起义及镇压起义的奏谕汇编。首有光绪二十二年(1896)御序。收录起咸丰五年(1855)五月,迄光绪七年二月,凡二十六年,皆按

  • 齐湣王

    ?—前284战国时齐国国君。公元前300—前284年在位。“湣”或作“泯”、“愍”、“闵”。田氏,名地(一作遂)。齐宣王田辟疆之子。任用田文(孟尝君)为相,匡章、司马穰苴等人为将。曾联合韩、魏,大败楚

  • 萧云从

    1592或1596—1669或1673明末清初芜湖(今属安徽)人,原名龙,字尺木,号默思、无闷道人,晚号钟山老人。明副贡,不就铨选,入清不仕。工诗文,善山水,兼长人物。不专宗法,自成一家。曾于采石太白

  • 骑案

    官署名。(1)北宋前期宣徽院所属机构。掌赐群臣新史,和诸司使至崇班、内侍供奉官、诸司工匠兵卒之名籍,以及三班使臣以下迁补、假故、鞫劾之事。由都勾押官、勾押官等吏人分掌。元丰改制罢。(2)北宋前期三司度

  • 孤竹

    亦作觚竹。商周时诸侯国。相传为姜姓,其君墨胎氏,在今河北卢龙南。商汤时始封。商末其君有二子伯夷、叔齐逊让君位,奔周,路遇武王伐纣,叩马进谏。商亡后,两人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春秋时,齐桓公曾征伐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