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郎钱
又称沈郎五铢。东晋铜钱。其时主要使用旧钱,吴兴人沈充另铸小钱,俗称沈郎钱。其钱轻而薄,制作较精,铜色青白,圆形方孔,钱文“五朱”,或作“五金”,隐有外郭。
沈郎钱
又称沈郎五铢。东晋铜钱。其时主要使用旧钱,吴兴人沈充另铸小钱,俗称沈郎钱。其钱轻而薄,制作较精,铜色青白,圆形方孔,钱文“五朱”,或作“五金”,隐有外郭。
沈郎钱
即“祖乙”。
即白石垒。本名白石陂,在今江苏南京市北金川门外幕府山南麓。东晋咸和三年(328)陶侃讨苏峻,因白石险峻,即于此筑垒;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文帝阅武白下;泰始二年(466)晋安王子勋举兵寻阳,其将孙
官名。金、元置,为首领官。管理衙门文书等日常公务,管辖吏员。凡由吏目升入者,可升为提控案牍,属流外职。
军阶名。清光绪三十年(1904)定新陆军军官等级而置,为次等第三级,秩视把总,阶正七品,任司书生、司号长等。宣统元年(1909)修订,军官冠以某队(步队、马队)、军佐冠以某科(军医科、军需科)字样。
春秋鲁邑。在今山东郯城县东北。《春秋》桓公五年(前707):“城祝丘”,即此。西汉置即丘县。
官名。(1)唐代侍奉皇帝左右之人。中书、门下主要官员称供奉官,朝谒时别为一班,最接近皇帝,其余百官依品秩为班。武则天时,御史、拾遗、补阙加置内供奉员。玄宗时又有翰林供奉,为翰林学士前身。见“供奉官”。
清浙江定海(今舟山)人。光绪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充天津北洋大学堂总办。悉知天文历算声光化电之学。光绪二十三年(1897)与严复、夏曾佑等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主张通上下中外之情,维新救亡。
1521—1585又称黄台吉、僧格都古稜特穆尔等。第二代顺义王。明代蒙古土默特部俺答汗长子。嘉靖中掳掠朵颜诸卫,屡与明朝构兵。嘉靖二十九年(1550)庚戌之变后,一度与明互市于新开口堡(今河北万全境内
佛教名词。佛教徒称佛典为内典,世俗文献为外典。唐时,道宣录东汉以降佛典经录,名《大唐内典录》。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初为春官府典命下大夫属官,典命改大司礼后隶大司礼。北周保定四年(564),改大司礼为礼部,又为礼部下大夫属官。掌国内僧尼寺院事务。正三命。下设司寂中士以佐其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