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辽
北宋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叡达。以兄任入官,监寿州酒税。熙宁间,历审官西院主簿、监明州市舶司及杭州军资库,摄华亭县事。因事下狱,流永州,徙池州,筑室齐山,名“云巢”,杜门不出。长于诗文,尤善书法,楷、行俱佳,为王安石、曾布所称。与兄遘、从叔括,称沈氏三先生。著有《云巢编》。
北宋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叡达。以兄任入官,监寿州酒税。熙宁间,历审官西院主簿、监明州市舶司及杭州军资库,摄华亭县事。因事下狱,流永州,徙池州,筑室齐山,名“云巢”,杜门不出。长于诗文,尤善书法,楷、行俱佳,为王安石、曾布所称。与兄遘、从叔括,称沈氏三先生。著有《云巢编》。
?—约312西晋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字太应。邹湛子。有文才,与潘岳、陆机等附会于贾谧,号为二十四友。永康初,为散骑侍郎。永康二年(301),赵王伦篡位,旋败死,与陆机等被疑为伦作禅位文,因下廷尉,
见“庆元党禁”。
明祁门(今属安徽)人,字汝元,号恩鹤。家世儒门,学医于汪宦,得其言传身教,又博览医著,潜心探究诸家之说,医术日进,授为太医院官。主张行医当兼通针灸,用药亦不可固守古方,应辨证灵活加减运用。精于内、妇、
蒙古语,意为婿。蒙古、元代驸马皆称古列干。
唐李白自咏诗草书帖。五行共二十五字。书有“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志笔,清壮何穷”。苍劲雄伟,豪放俊逸。后有宋徽宗赵佶等跋。《石渠宝笈初编》等著录。今藏故宫博物院。
西晋人。道士。曾编造《老子化胡经》以张其教。传曾与佛教徒帛远论华戎之优劣先后,称老子曾西出流沙,弘化释迦牟尼,始有佛教。南北朝佛道之争时,多以此经作为贬低佛教之依据。
书名。清沈家本编撰。三卷。刘孝标注《世说新语》特为典赡,于纠正纰缪尤为精核,为历来考证家所引据。但所征引之书,存者十不及一。沈氏是书所辑之目,经部三十五家,史部二百八十八家,子部三十九家,集部四十二家
即“佉卢文”。
官署名。(1)尚书曹名。设尚书为长官。西汉成帝置,职掌吏民上书事。东汉改掌土木工程,缮治修造监池苑囿及盗贼事。三国魏改置左民曹。(2)尚书省郎曹名。设郎(郎中)为长官。三国魏置,晋分为左、右民曹。
清军与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间的战役。康熙二十九年(1690)六月,噶尔丹以追击喀尔喀土谢图汗为名,率军二万越呼伦池而南,进至索岳尔济山附近,旋在乌尔会河(即乌拉桂河)一带与清军遭遇,噶尔丹布弓形阵,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