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汉官六种

汉官六种

书名。清孙星衍辑。收于《平津馆丛书》。内辑录有关汉代官制礼仪著作六种。即:(1)《汉官》。据《续汉书》各志刘昭注所引《汉官》不标撰者辑为一卷。内容为职官名号及员数,偶见有关选举制度及郡国离洛阳里数的记载。(2)《汉官解诂》。《隋书·经籍志》始见著录,题为王隆撰,胡广注,三卷。胡广序称其“略适公卿内外之职,旁及四夷,博物条畅,多所发明,足以知旧制仪品”。书久佚,孙星衍据类书、古注辑为一卷。(3)《汉旧仪》。(4)《汉官仪》。(5)《汉官典职仪式选用》。《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为《汉官典仪》,《隋书·经籍志》题汉卫尉蔡质撰。内容杂记汉代官制及上书谒见仪式等。久佚,孙星衍据类书、古注辑为一卷。(6)《汉仪》,其名始见于南朝梁刘昭《续汉书》注,《汉书》颜师古注、《后汉书》李贤注亦曾引及,皆题为丁孚撰。书不传,孙星衍据类书、古注辑为一卷。

猜你喜欢

  • 薛稷

    649—713唐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人,字嗣通。魏征外孙。进士出身。以辞章书画知名。累迁礼部郎中、中书舍人。睿宗立,迁太常少卿,封晋国公。再迁黄门侍郎,参知机务,改中书侍郎。因与崔日用互相攻讦,

  • 观天历

    历(曆)古历名。北宋黄居卿撰,元祐七年(1091)修成。在绍圣元年(1094)至崇宁元年(1102)和崇宁三年至五年间施用。岁实365日,朔策29日,岁差78年差一度,推五星纪元,其中火、

  • 四姓小侯

    指东汉樊氏、郭氏、阴氏、马氏四姓外戚子弟。《后汉书·明帝纪》载:永平九年(66),“为四姓小侯开立学校,置五经师”。李贤注引袁宏《汉纪》曰:“永平中崇尚儒学,自皇太子、诸王侯及功臣子弟,莫不受经。又为

  • 清渊县

    西汉置。治今山东临清市西南。两汉属魏郡,魏、晋、北朝属阳平郡。《资治通鉴》:西晋永嘉元年(307),“苟晞击汲桑于东武阳,大破之。桑退保清渊”,即此。隋先后属贝州、清河郡,唐废。唐避高祖李渊讳,在所修

  • 师延

    《史记·殷本纪》作师涓。商纣时乐师。曾为纣作新声靡靡之乐。周武王灭商后,抱其乐器东奔,投入濮水而死(《韩非子·十过》)。

  • 农官

    官名。典农之官的统称,或掌公田耕种和租税收入。汉代大司农所属有农监。汉武帝实行告缗,于水衡都尉、少府、太仆等属各置农官,掌郡县没收土地。郡国亦置。三国魏置,指典农官(典农中郎将、典农校尉等)及其所辖地

  • 正军校

    军阶名。清末新陆军次等官阶之一。光绪三十年(1904)定新陆军三等九级官制,始置。为次等第一级,任督队官、执事官等。秩视守备,阶正五品。宣统元年(1909)修订,军官冠以某队(步队、马队)、军佐冠以某

  • 大唐渠

    水渠名。在唐河北道镇州获鹿(今河北鹿泉)东北十里。其上流自平山导太白渠水分流入境以溉田。天宝二年(743)又自石邑引大唐渠水东南流四十三里入太白渠,以资灌溉。

  • 东方闻见录

    即“马可·波罗行纪”。

  • 厅丞

    官名。清末司法改革后中央所设各检察厅、审判厅、巡警厅的主官,秩三至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