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审
明清两代由朝廷派员复审死刑案件的会审制度。始于明天顺三年(1459)。每年霜降后,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将已判死刑尚未执行的重囚犯罪情节,摘要制册,送九卿各官详审,分列“情实”、“缓决”、“可矜”、“可疑”、“留养承嗣”等类,上呈皇帝裁决。清制,每年霜降前,先由刑部将监候秋后处决的案犯汇成招册,送九卿、詹事、科道各一份。至霜降前后十日,三法司会同九卿等于天安门外金水桥西朝房集议。刑部各司俱带招册并监提人犯、唱名过堂,逐一审议。最后亦分“情实”、“缓决”等五类,造册奏报皇帝裁决。
明清两代由朝廷派员复审死刑案件的会审制度。始于明天顺三年(1459)。每年霜降后,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将已判死刑尚未执行的重囚犯罪情节,摘要制册,送九卿各官详审,分列“情实”、“缓决”、“可矜”、“可疑”、“留养承嗣”等类,上呈皇帝裁决。清制,每年霜降前,先由刑部将监候秋后处决的案犯汇成招册,送九卿、詹事、科道各一份。至霜降前后十日,三法司会同九卿等于天安门外金水桥西朝房集议。刑部各司俱带招册并监提人犯、唱名过堂,逐一审议。最后亦分“情实”、“缓决”等五类,造册奏报皇帝裁决。
西晋武帝太康五年(284)尚书左仆射刘毅以魏九品中正制为权时之制,上疏称,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又今之中正官选非其人,授权势而无赏罚,或缺中正而无禁检,故邪党得肆,枉滥纵横
697—781唐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以武举高第累迁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反,为灵武太守、朔方节度使,率本军东讨,收云中、马邑,开东陉关,以功加御史大
唐代南诏官名。由清平官或大军将兼领,统摄六曹长,类似唐尚书省长官左右仆射。
?—前568一称公子壬夫。春秋时楚国人。楚穆王之子。楚共王十六年(前575)官右尹,率右军参加楚、晋鄢陵之战。二十一年任令尹,求索无厌,侵害小国,陈国为此背楚附晋。二十三年,楚质问陈叛楚之故,陈对以因
律管之一类。以特制的笛为弦乐器和歌唱定音。《晋书·律历志》载泰始十年(274),出御府铜、竹律,“其二十二具,视其铭题尺寸,是笛律也”。晋荀勖造笛律,形制如今日的箫,十二支,应十二律,亦称“晋泰始笛律
官名。金置。为内侍阶官。二十五阶之第十八阶。正八品上。
书名。清末归曾祁辑。三卷。以中国历代帝系纪年,附署西历,记东西方各国科技发明及重要文化典籍著作诸大事。起帝挚、唐尧,讫光绪二十七年(1901)。如记英国始用机器纺织,美国始用火轮渡海,日本水户藩撰成《
明末清初松江上海(今上海市)人,字复生。好技击之艺,膂力超群。曾游学四方,求击艺、枪法,学得四平枪。其法旋转迅利,急速如风,人莫敢近。所传弟子甚多。有《枪谱》及治伤药酒方传世。
?—306又作刘根。西晋人。东莱㡉县(今山东龙口西南)令。永兴初起兵东莱,自称㡉公,众以万数,王弥帅家僮从之,乃以弥为长史。光熙元年(306),攻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击破
官名。清代内务府上驷院属官。掌预备马辔。额设御马司辔二十人,皇子司辔二人,皆以额鲁特蒙古充任。辖以司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