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科
科举科目之一。北宋元祐元年(1086)置,司马光因王安石不用《春秋》取士,特在太学置春秋博士,并设春秋科。绍圣四年(1097)罢。此后几经置废,至靖康元年(1126)再置,次年又废。春莺啭 唐乐舞名。高宗晓音律,闻风叶鸟声,皆蹈以应节,尝晨坐闻莺声,命乐工白明达写之为春莺啭,后亦为舞曲。张祜《春莺啭》诗咏其调曰:“内人巳唱春莺啭,花下傞傞软舞来。”属软舞。传至日本、高丽等国。
科举科目之一。北宋元祐元年(1086)置,司马光因王安石不用《春秋》取士,特在太学置春秋博士,并设春秋科。绍圣四年(1097)罢。此后几经置废,至靖康元年(1126)再置,次年又废。春莺啭 唐乐舞名。高宗晓音律,闻风叶鸟声,皆蹈以应节,尝晨坐闻莺声,命乐工白明达写之为春莺啭,后亦为舞曲。张祜《春莺啭》诗咏其调曰:“内人巳唱春莺啭,花下傞傞软舞来。”属软舞。传至日本、高丽等国。
也称恒气。见“二十四节气”。
三国吴赤乌中分陵阳、石城二县地置,治今安徽青阳县南临城镇。属丹阳郡。西晋改属宣城郡。隋开皇九年(589)废入南陵县。
全称《大唐故尚书右仆射特进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赠司徒并州都督卫景武公之碑》。今存陕西礼泉昭陵碑碑林。唐显庆三年(658)刻。许敬宗撰,王知敬书。楷书三十九行,行八十二字。书法遒美劲健,为知敬代表作。下截
?—906唐洪州高安(今属江西)人。以商贩为业。唐末大乱中,鸠集百姓,依山为壁,自称高安镇抚使,众至万人。后阻击王仙芝军得胜,入据抚州(今江西临川),被任为刺史。中和二年(882),逐江西观察使高茂卿
即“赵王迁”。
南朝梁南兰陵(治今江苏武进西北)人,字世达。萧子云之子。善草隶,时人比之卫恒、卫瓘。梁武帝尝使书之,认为“子敬之迹不及逸少,萧特之书遂逼于父”。位太子舍人、海盐令。早卒,简文帝(萧纲)曾为之作墓志铭。
清宣统二年(1910)以义宁州铜鼓营置。属南昌府。治今江西铜鼓县。1912年废厅为县。
735—801唐契丹怒皆部人,号没诺干,字元英。善骑射。初为李宝臣部将,从安史叛乱。宝应初,说宝臣降唐。因功拜御史中丞,封维川郡王。大历十年(775),见宝臣为宦官所辱,说宝臣反唐,与田承嗣、李正己联
宋处州缙云人,一说处州龙泉(今均属浙江)人,字文虎。笃学守道,安于静退。进士及第,处选调二十年。尝为常州州学教授、左宣教郎、太常博士、守尚书司封员外郎。绍兴三十年(1160),以左奉议郎守尚书司封员外
书名。近人丁谦撰。各一卷。《明史·外国传》起自朝鲜、安南诸国,大率先东南洋,后西南洋,然后及大西洋,但止于欧非二洲,而不载美洲。是书据《瀛环志略》、《海国图志》等书有关近代世界史地知识,驳《明史》两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