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提点寺务司

提点寺务司

即“寺务司”。

猜你喜欢

  • 司马穰苴

    春秋时齐国人。田氏,名穰苴。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载,晏婴以其“文能附众,武能威敌”,荐为齐景公将军,击败晋、燕,收复齐国失地,因功尊为大司马。齐威王时整理古《司马兵法》,附其著作于其中,称为《司马

  • 庚辛之际月表

    书名。清末王延钊撰。一册。义和团运动时,王氏为京官,后避兵出京,凡所闻见,辄笔记之。慈禧太后西逃返京后,依所记按月编次成册,起光绪二十六年(1900)五月,迄次年十一月,记朝廷、兵营、各国的动态,及义

  • 新学

    ①新莽之学。清光绪十七年(1891)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提出,古文经学为刘歆所伪造,意在佐王莽篡汉,湮没了孔子的“微言大义”,是新莽一朝之学,当称“新学”。康氏此说,用意在借今文经学宣传变法主张,

  • 公车尉

    官名。春秋时晋国置,掌军中驾车的御官及训练士卒车乘,大夫爵。

  • 中书左右部

    官署名。元世祖中统三年(1262)以吏、户、礼为左三部,兵、刑、工为右三部,统称中书左右部。至元元年(1264)并入中书省。三年复置。五年改为吏礼、兵刑、户、工四部。

  • 同盟会宣言

    见“军政府宣言”。

  • 鲁悼公

    ?—前430战国时鲁国国君。公元前466年—前430年在位。名宁(一作曼)。鲁哀公之子。时三桓专鲁政,他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

  • 复性书

    篇名。唐李翱著,分上、中、下三篇。思想渊源出于《孟子》、《中庸》和《大学》,发展了韩愈的性三品说。认为人性皆善,情恶,圣人与百姓乃至恶人的“性”本无差别,圣人之为圣人,因其“性”未受情的浸染;百姓之不

  • 右校丞

    官名。汉代置,为右校令副贰,秩三百石。西汉阳朔三年(前22)省。东汉复置。隋、唐为将作监右校署次官,置三人。隋从九品,唐正九品下。参见“右校令”、“右校署”。

  • 直隶教育杂志

    见“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