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
①佛教名词。合梵文Sila(戒、持戒)和Vinaya(律)的意译而成,或仅指“戒”言。戒者,制也,含禁绝、制止之义,有五戒(一不杀生;二不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比丘戒)、三百四十八戒(比丘尼戒)等种类。律者,法也,系对“戒”的解释,规定犯与不犯、轻与重等各种界限。②道教名词。系防止道士“恶心邪欲”、“乖言戾行”的条文。始于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上清、灵宝、新天师道等道派沿袭佛教戒律,制“五戒”、“八戒”,以及吸取儒家伦理思想而制定“十戒”和其他戒律。
①佛教名词。合梵文Sila(戒、持戒)和Vinaya(律)的意译而成,或仅指“戒”言。戒者,制也,含禁绝、制止之义,有五戒(一不杀生;二不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比丘戒)、三百四十八戒(比丘尼戒)等种类。律者,法也,系对“戒”的解释,规定犯与不犯、轻与重等各种界限。②道教名词。系防止道士“恶心邪欲”、“乖言戾行”的条文。始于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上清、灵宝、新天师道等道派沿袭佛教戒律,制“五戒”、“八戒”,以及吸取儒家伦理思想而制定“十戒”和其他戒律。
官名。西汉置。据《汉书·百官公卿表》,水衡都尉属官有水司空长、丞,主上林诏狱囚徒。
即“浅船”。
约前589—前541春秋时人。晋国大夫。赵朔子。或称赵文子,亦称赵孟。其母庄姬,为晋景公之姊,与赵婴私通,赵同、赵括因把赵婴放逐到齐。庄姬向景公诬告赵同、赵括将为乱。晋景公十七年(前583),景公诛灭
钟(锺)战国、秦汉时的高产田。也称膏腴之田。《史记·货殖列传》:“带郭千亩亩钟之田。”裴骃集解引徐广曰:“六斛四斗也。”汉代一亩(二百四十方步)约合今0.7市亩,一钟合今1.28市石。约相当今一市亩年
官名。清代派驻西藏的最高军政长官。全称“驻扎西藏办事大臣”。雍正五年(1727)置,初设二人。统掌前藏、后藏之军政,凡察举官弁、操阅藏兵、防守边隘、稽核财赋、平正刑罚、拟定法制以及喇嘛事务,皆归其总理
即大食倭马亚王朝。唐龙朔元年(661),叙利亚总督摩阿维亚创立的阿拉伯伊斯兰教封建国家,都大马士革。唐称之为白衣大食,因崇尚白色,故名。与唐联系密切。高宗、武后时,皆有信使往来。天宝九载(750)为阿
五代后唐末帝李从珂年号(934—936)。凡三年。
官名。南朝梁置。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八班,拟武臣将军等号,大通三年(529)定制后仍拟武臣将军。
秦末薛(今山东滕州南)人。初以文学征,为秦博士。后逃亡归薛,从项梁、项羽反秦。楚汉战争时,率弟子百余人归降刘邦,复拜汉博士,号稷嗣君。因刘邦不喜儒服,遂变服短衣。刘邦称帝后,他见朝会时群臣喧哗失礼,乃
①清代官田之一种。赏赐圣贤后裔及祠庙,使充祭祀之费用。如周公、孔子、孟子后裔的田地,咸除租赋,皆属此类田地。②民间以备祭祖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