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杭州西湖西灵隐山麓。东晋咸和元年(326),印度僧慧理始建,五代吴越扩建,明重建。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帝南巡时赐名云林禅寺。建国后,1956年和1970年、1987年进行了三次大修。灵
春秋时卫大史。周惠王十七年(前660),狄人攻卫,卫军大败,他被囚禁,后脱逃。
书名。清陈逢衡撰。六卷。卷首除作者自序、后序及凡例外,并存元王翰、清洪颐煊序与晋荀勗原序。另将洪颐煊所辑史志、私家目录有关《穆传》著录文字作为《附录》,与檀萃所辑《穆传人姓名》,亦并置于卷首。逢衡以为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改播州宣慰司置。治遵义(今市)。属四川。辖境相当今贵州遵义市和桐梓、绥阳、仁怀、正安、赤水、习水等市、县地。清雍正七年(1729)改属贵州省。1913年废。
通常指北方和西北长城一带,西汉亦指今赣、粤交界大庾岭。《史记·南越尉佗传》:元鼎中,越相吕嘉反,破韩千秋兵,“使人函封汉使者节置塞上”,即此。《索隐》:“《南康记》以为大庾名塞上也。”
汉代今文《尚书》学派之一。因欧阳氏传授,故名。西汉初,千乘人欧阳生学《尚书》于伏生,授兒宽,宽授欧阳生子,世代相传,至曾孙欧阳高,为博士,高孙欧阳地余以太子中庶子授太子,后为博士。地余子欧阳政为王莽讲
在今河北广宗县南。《晋书·石勒载记》:建兴元年(313),石勒“攻乞活李恽于上白,斩之”;永和五年(349)后赵司空李“农奔广宗,帅乞活数万家保上白”,均即此。
?—370严一作岩。东晋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彭祖。少仕州郡,历司徒掾、尚书殿中郎。扬州刺史殷浩请为别驾,迁尚书左丞。时浩与桓温有隙,乃言之,请各专内外之任,同心济国,浩深纳之。隆和元年(362
见“左娥英”。
官名。南朝梁置。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一班,是流内最低一班的最低一号,大通三年(529)定制后,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七班。陈沿之,拟九品,比秩四百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