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录勋清吏司

录勋清吏司

官署名。简称录勋司。清代理藩院诸司之一。顺治十八年(1661)设。乾隆二十二年(1757)改称典属司。

猜你喜欢

  • 形存影附

    西晋欧阳建的哲学命题。《言尽意论》:“名逐物而迁,言因理而变。此犹声发响应,形存影附,不得相与为二矣。”旨在说明不同的事物有不同名称,不同的事理有不同的语言。

  • 粜籴案

    官署名。北宋神宗元丰改制后,户部置,分属仓部,掌诸路收籴出粜之事,由仓部郎中、员外郎领之。

  • 功劳

    官吏考核制度术语。功即事功,劳即劳绩,为官吏升迁的主要依据。《汉书·宣帝纪》:“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试功能。侍中尚书功劳当迁及有异善,厚加赏赐,至于子孙,终不改易。”

  • 大通桥监督

    官名。清户部仓场衙门所属大通桥之主官。掌理石坝运到漕、白二粮抽验斛面之事,督催车户分运京仓,兼收随粮松板。顺治中设,差户部汉司官一人充任。康熙四十七年(1708)设满、汉各一人,由京、通十三仓监督中拣

  • 呼药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为州府主要僚属之一,位在长史、司马、司录下,别驾上。命品随所在州大小而异,三万户以上州为五命,二万户以上州正四命,万户以上州为三命。另,雍州设有大、小呼药。隋

  • 茅大方

    ?—1402明扬州泰兴(今属江苏)人,一作大芳,名浦,以字行。博学能诗文,洪武中为淮南学官,擢秦府长史。尊崇汉董仲舒,题王府堂额曰“希董”。建文初,擢副都御史。成祖即位被杀。著有《希董集》。

  • 迎入唐使

    日本为迎接遣唐使归国而派遣的使节。唐天宝十二载(753,天平胜宝五年),遣唐使藤原清河归国,途中因船只失事而返唐。日本遂于乾元二年(759,天平宝字三年)以高元度为迎入唐大使赴唐。

  • 补三国艺文志

    书名。清侯康撰。四卷。《三国志》原无志、表,后人补作者很多。钱大昭尝补艺文志,侯康复撰此书。凡“经”二卷,“史”与“子”各一卷,集部未成。其义例与侯氏《补后汉书艺文志》同。收入《二十五史补编》。

  • 茶马司

    官署名。宋代始置。初为茶场司与买马司合称。熙宁七年(1074)始置官管理成都收买茶货,以供凤熙河路买马之费,遂置茶场司。元丰四年(1081)合二司为一。庆元六年(1200)以提举茶事兼理马政,改称都大

  • 铜焊

    以铜基合金为焊料的焊接工艺,属硬钎焊。始见于战国时期。战国曾侯乙尊、盘,及秦始皇陵铜车马都曾使用。其焊接强度较锡焊为高。明《天工开物》卷十记载:治青铜时,“用锡末者为小焊,用响铜(不杂铅的高锡青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