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僧会
三国时康居人,世居天竺,其父因经商移居交趾。生于中国,深悉汉语。少孤,遂出家。曾问学于安世高之弟子。吴赤乌十年(247)至建业(今江苏南京),孙权为之立建初寺(亦名大市寺),为江南建佛寺之始。译有《六度集》等经,共七部、二十卷。另注《安般守意》、《法镜》、《道树》等三经,并撰序文,注已佚,惟前二序尚存。>为注疏佛经之首批学者之一。
康僧会
三国时康居人,世居天竺,其父因经商移居交趾。生于中国,深悉汉语。少孤,遂出家。曾问学于安世高之弟子。吴赤乌十年(247)至建业(今江苏南京),孙权为之立建初寺(亦名大市寺),为江南建佛寺之始。译有《六度集》等经,共七部、二十卷。另注《安般守意》、《法镜》、《道树》等三经,并撰序文,注已佚,惟前二序尚存。>为注疏佛经之首批学者之一。
康僧会
即《中英会议藏印条款》。又称《藏印议订附约》或《藏印续约》。英文本称《1890年哲、藏条约附属通商、交涉、游牧章程》。系《中英藏印条约》的附加条款。光绪十九年十月二十八日(1893.12.5),由清政
官名。南朝宋置,为高祖皇太后三卿之一,掌宣训宫禁卫,职比卫尉。
又名邹山、邾峄山或邹峄山。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书·禹贡》:“峄阳孤桐。”《诗·鲁颂·閟宫》:“保有凫、峄。”《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前219),“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
?—前685春秋时齐国人。齐僖公之子,母为鲁女。齐襄公时,政令无常,恐遭杀害,于襄公十二年(前686)携管仲、召忽奔鲁。襄公被杀后,齐国内乱,鲁派兵护送他返齐争位,时出奔在莒的公子小白(桓公)已先回齐
见“时敏报”。
春秋时晋、楚休兵和好之盟。晋厉公二年(前579),经宋国华元促成,晋士燮和楚公子罢、许偃于宋都西门外结盟。双方约定不互相使用武力,共相救济灾难。有害楚者,晋伐之,有害晋者,楚伐之。使者往来,不塞道路。
官名。亦称大理寺卿。北齐改廷尉为大理而置,大理寺长官,位列九卿。员一人,三品。隋沿置,大业三年(607)改从三品。唐置一员,从三品,掌邦国折狱详刑之事。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详刑正卿,武则天光宅元
书名。又名《寇难纪略》。清徐日襄撰。抄本。分上下篇。上篇按日记载咸丰十年(1860)三月至十一年五月常熟、江阴各乡地主士绅抗拒太平军事;下篇名《献曝愚忱》,向清朝当局反映太平军情报、进言镇压太平军策略
商代中期遗址。位于河南郑州市区东南,东西长约1500米,南北宽约600米,与郑州商城有机联系。1951年和 1953年曾在二里岗西北进行发掘,共开探沟五十五条,在探沟T1内发现上下层叠压关系,出土陶鬲
中医名词。中医辨证施治中八纲辨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病位深在于内如脏腑、气血、骨髓等的一类证候。它与表证相对而言。概括地说,凡非表证的一切证候皆属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