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司马
①州衙佐官,位长史下,同掌统州衙僚属,纲纪众务。唐高宗改州治中置,上州从五品下,中州正六品下,下州从六品上。显庆二年(657),洛州置。大足元年(701)东都、北都、雍、荆、扬、益州分左、右置,各一人,中宗省,玄宗改少尹,置二人,从四品下。太极元年(712)四大都督府增置一人,分左、右,玄宗改二人,不分左、右,中唐以后常为节度使行军司马。余州司马,多无实任,用为安置贬谪京官。②清代州同的别称。
①州衙佐官,位长史下,同掌统州衙僚属,纲纪众务。唐高宗改州治中置,上州从五品下,中州正六品下,下州从六品上。显庆二年(657),洛州置。大足元年(701)东都、北都、雍、荆、扬、益州分左、右置,各一人,中宗省,玄宗改少尹,置二人,从四品下。太极元年(712)四大都督府增置一人,分左、右,玄宗改二人,不分左、右,中唐以后常为节度使行军司马。余州司马,多无实任,用为安置贬谪京官。②清代州同的别称。
书名。(1)明邓元锡撰。四十五卷。记明史事,起自太祖,终于世宗。凡帝典十卷,后妃内纪一卷,外戚传一卷,宦官传一卷,臣谟五卷,名臣九卷,循吏三卷,能吏一卷,忠节一卷,将谟一卷,名将一卷,理学三卷,文学二
①六种品德。《周礼·地官·大司徒》:“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郑玄注:“知,明于事;仁,爱人以及物;圣,通而先识;义,能断时宜;忠,言以中心;和,不刚不柔。”②佛教名词。指
即“英武威远毗伽阙可汗”。
官署名。简称草场。北宋置,掌草料储积、出纳等事务。设监官、监门官等。初隶提点仓场所或司农寺,元丰改制后专隶司农寺。
1632—1717清江南常熟(今属江苏)人,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幼年嗜画山水,运笔构思,迥出时流。王鉴见其画甚惊异,收为弟子,亲自指授,又引谒王时敏。时敏挈之游江南北,尽
①西魏废帝二年(553)置。治今四川开江县。北周天和四年(569)移治今重庆开县西北。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改万州复置。治盛山县(广德元年改开江县,今开县)。天宝元年(742)改为盛山郡,乾
?—1407明凤阳定远(今属安徽)人,字景阳。洪武时,历官都指挥同知、都指挥、右军都督佥事等。建文元年(1399)镇守凉州(今甘肃武威)。成祖即位,进后军左都督,拜平羌将军,主持西北边务。永乐三年(1
年号。(1)北魏宣武帝年号(512—515)。凡四年。(2)高昌王麴乾固年号(561—601)。凡四十一年。
清代福建天地会系统秘密会社。创于嘉庆年间。
走方医的别称。以多用串铃招揽病人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