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盐法续增备考
书名。清佚名编。六卷。继嘉庆十三年(1808)续修《盐法志》,辑录是年至道光八年(1828)有关山东盐法条例,优恤、调剂等各案档案而成,附有其间历年盐官姓名及任免月日。每事每案皆录全文,备端委,较会典等所记为详。有同治刊本。
书名。清佚名编。六卷。继嘉庆十三年(1808)续修《盐法志》,辑录是年至道光八年(1828)有关山东盐法条例,优恤、调剂等各案档案而成,附有其间历年盐官姓名及任免月日。每事每案皆录全文,备端委,较会典等所记为详。有同治刊本。
595—670唐幽州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字子馀。博学有才干。少袭爵范阳郡公。贞观时,为秦州参军,累迁民部侍郎。能叙夏、商至北周历代户口数,分析增损曲折变化之故,皆有依据,深受太宗赞赏。后任检校兵部侍
唐方镇名。亦名威胜军节度使。详“浙江东道”。
唐元和初于郴州治所郴县(今郴州市)城内置。以监所辖平阳县(今桂阳县)境内铜冶铸钱。五代晋天福元年(936)楚废平阳县,移监于其地。四年始比列郡。北宋天禧三年(1019)复于治所置平阳县,辖境相当今湖南
俗称大烟,亦名乌香、乌烟、阿片、亚荣、阿芙蓉、合浦融,别称洋药。系罂粟花结苞时,刺取津液,熬炼而成。原产于南欧及小亚细亚、埃及,后传入阿拉伯、印度。唐贞元年间,由阿拉伯商人传入中国,名阿芙蓉,仅作药材
南诏大义宁国肃恭帝杨干真年号(930)。
后(後)书名。明杨荣撰。一卷。荣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从成祖北征阿鲁台,随军记载往还始末,从当年四月戊申出兵起,至八月壬子回北京止,按日叙述颇详。成祖曾五次北征,此为最后一次,故名。
东汉灵帝时内廷向郡国勒索的名目之一。《后汉书·宦者列传·吕强传》:“时帝多稸私臧,收天下之珍,每郡国贡献,先输中署,名为‘导行费’。”中署即内署。地方向朝廷输纳贡献,需另送物品给中署,实际是额外的勒索
书名。明吴应箕撰。三卷。此书专记东林党之事,上卷为门户始末,中卷为东林本末,下卷为江陵夺情、三王并封、癸巳考察、会推阁员、辛亥京察、要典三案。有荆驼逸史本及活字通行本。
原名封桥,后因唐张继有《枫桥夜泊》诗,故相承作“枫桥”。在今江苏苏州市阊门外运河上。为水陆要道。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倭寇侵浒墅犯枫桥,即此。
1034—1108北宋开封(今属河南)人,字厚卿。举进士,调蔡州观察推官。以欧阳修荐,判吏部南曹,历荆湖北路转运判官、提点刑狱兼提举常平等事。时方推行王安石新法,他平心奉法,而列其弊端上奏。擢修起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