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二王
见“宋二帝”。
见“宋二帝”。
明宦官。有才干,强力敢任。永乐元年(1403),以司礼少监出使乌思藏(今西藏),至四年始与其僧哈立麻还京师。行程数万里,以奉使劳,擢太监。五年、七年,两度随郑和出使西洋。十年,奉命出使榜葛剌国(今孟加
北魏伎作户之一种。为官府作坊占有之人户,以织绫罗为主。不属州县而由杂户帅或营户帅管理。后罢,改属州县。参见“漏户”。
元莱阳(今属山东)人。金降将隋宝子。宪宗时从攻宋东海、涟水城,以功升马军千户。中统三年(1262),为步军千户,守行村海口。至元元年(1264),任莱阳县诸军奥鲁长官。七年,为淄莱万户府副都镇抚,守万
西汉置。治今山东平邑县。属泰山郡。南朝宋改为武阳县。
?—前495春秋时鲁国国君。公元前509一前495年在位。名宋。鲁襄公之子。鲁昭公之弟,一说鲁昭公之子。由季孙意如和季孙斯先后任卿,其间有三年由季氏家臣阳虎专国政。六年(前504),率兵伐郑。十年,以
737—820唐时疏勒人,俗姓裴。长安西明寺僧。事不空三藏,通印度声明、中国训诂,栖心二十载,披读一切经。引《字林》、《三仓》,撰成《一切经音义》一百卷,始《大般若》,终《护命法》,所音部五千零四十八
东汉军制,凡边郡屯戍之武装,其领军皆有部曲。三国蜀汉时,落籍南中(今云南诸地)的大姓势力崛起,而当地夷人时有反抗,大姓豪富乃出金、帛,收买夷人为家部曲,扩充行伍,成为大姓各自长期占有的驻屯户。
书名。一名《皇朝中外一统舆图》。三十一卷。先是清胡林翼在湖北巡抚任内请邹世诒、晏启镇编制,稿甫成而胡死。后严树森继请李廷箫、汪士铎修订。同治二年(1863)成书并刊行。以京师纬度为中,作一卷,其南十卷
东汉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季宁。灵帝时任高成令,罢除苛役,以恩信为治。光和元年(178)迁武陵太守。上疏陈百姓贫苦、国用不足。时灵帝为铸铜人,增调民田亩敛十钱,他力谏之,遂免归田里。后任庐江太守
109—183东汉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南)人,字公祖。曾为豫州从事,以惩治梁冀党羽陈相羊昌而闻名。桓帝时,历任齐相、上谷太守、汉阳太守、将作大匠等职。后为度辽将军,击退鲜卑、南匈奴及高句骊侵扰。在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