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思仁
明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字善长。万历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巡按河南。天启二年(1622)官至工部尚书。次年以年老致仕。卒时九十一岁。
明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字善长。万历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巡按河南。天启二年(1622)官至工部尚书。次年以年老致仕。卒时九十一岁。
清代湖南民间秘密结社。嘉庆二十二年(1817)湖南龙山人陈添然等于保靖结会,意在互相帮助,保护身家。
清代乌梁海三部之一。以境内有唐努山,故名。分为五旗四十六佐领。旗各设总管一员,由驻扎乌里雅苏台的定边左副将军选拟奏补。同治三年(1864)中俄签订《塔城界约》(即《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被沙俄割去西
510—555南朝梁广陵临泽(今江苏扬州)人,字弘照。梁大同中,随广州南江督护卢安兴征俚、僚有功,为新州助防。太清三年(549)从豫章刺史陈霸先讨侯景。梁元帝承圣中,以功累迁通直散骑常侍、平北将军、南
官职名。宋真宗时始设宫观使,员数甚少。在京宫观,以宰执充使,丞、郎、学士以上充副使,两省或五品以上为判官,内侍官或诸司使、副为都监又有“提举”、“提点”、“管勾”、“勾当”、“主管”等名目。宋神宗时为
?—950五代京兆长安(今属陕西)人。为人不学无行,贪诈喜杀戮。刘知远(后汉高祖)镇河东,辟为节度判官。曾受命疏理狱囚,至则无轻重曲直悉杀之,自谓“静狱”。后汉初,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明淮安(今属江苏)人,字汉恭。师事周亮工,于戏曲颇有造诣。曾托名卢楠,著《想当然》传奇。著有《阅史约书》。
地名。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七十里。以“匈奴种落相率保聚之地,因以为名”(《资治通鉴》胡三省注)。《晋书·苻生载记》:“姚襄率众万余,攻其平阳太守苻产于匈奴堡。苻柳救之,为襄所败,引还蒲阪,襄遂攻堡,克之
尧之号。尧初封于唐(今山西太原西南),“尧所治地,太原晋阳县也,终虞之世以为号”(《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杜预注)。一说“尧初居陶(今山东定陶),后居唐(今河北定州)”,故以为号(《路史·后纪》卷十一注
?—578北朝时临洮子城(今甘肃兰州西北)人,字猛雀。西魏大统中,从宇文泰,颇受亲遇,拜中散大夫,兼中书舍人,赐姓宇文氏。北周孝闵帝即位,加大都督,进车骑大将军。天和四年(569),兼齐公宇文宪府掾,
官制用语。汉代指官吏由中央外调地方任职,常含贬降之意。晋代沿用,指内侍、内朝或京官调为外朝或地方官。后世亦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