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大诰武臣

大诰武臣

书名。明太祖朱元璋撰。为武臣刑狱案例汇编。共三十二篇。洪武二十年(1387)十二月颁布。太祖鉴于中外武臣多出身戎伍,不知宪典,往往违法,故编而训之,使永为遵守。

猜你喜欢

  • 西川

    唐方镇名。见“剑南西川”。

  • 李思训碑

    全称《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赠秦州都督彭国公谥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亦称《唐故云麾将军碑》。今存陕西蒲城桥陵。开元八年(720)刻。李邕撰并书。下截多漫漶,上截满布石花,几不能读。行书三十行,行七十

  • 度支郎中

    官名。魏晋南北朝与“度支郎”互称,为尚书省度支曹长官。唐代置为尚书省户部度支司长官,从五品上。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司度大夫,咸亨元年(670)复旧。中唐以后,以度支司事务繁剧,多以他官带判度支或

  • 真腊风土记

    书名。元周达观撰。一卷。达观,字草庭,温州永嘉(今属浙江)人。元贞元年(1295)达观随元使赴真腊(今柬埔寨),大德元年(1297)返国,因记所见闻,撰成此书。内容包括城郭宫室、人物风俗、山川物产、饮

  • 制义

    见“八股文”。

  • 量移

    官制术语。唐、宋官员以微过谴逐者,经一定考限或遇恩赦而迁用于内地,称量移。白居易《贬江州司马自题》:“一旦失恩先左迁,三年随例未量移。”

  • 箕山

    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相传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遁耕于颍水之阳,箕山之下,即此。后世遂以“箕山之志”为隐居不仕的代称。按许由隐居之箕山,又有在今山西和顺县东和河南范县西南等说。

  • 嘎厦

    官署名。清代西藏政府衙署,隶于达赖,掌理全藏地方行政事宜。康熙六十年(1721)置,为噶伦议事厅。设有大中译二人、卓尼尔三人、中小译三人,办理文书交际之事。

  • 张觉

    ?—1123一作张瑴。辽平州义丰(今河北滦县)人。辽进士。为辽兴军节度副使。燕王耶律淳死,知辽必亡,练兵聚粮为一方之备。金以为临海军节度使,知平州,后升平州为南京,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燕民尽徙,流离

  • 石邑县

    西汉置。治今河北鹿泉市东南。属常山郡。东汉省,末年复置。北齐改为井陉县,隋开皇六年(586)复为石邑县。移治今石家庄市西南振头镇。大业初属恒山郡。唐属恒州(后改镇州)。地当太行井陉出入之口,为东西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