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左辅
官名。北周宣帝大成元年(579)正月置,为四辅官之一,是主要执政大臣。以相州总管、蜀国公尉迟迥为之。
官名。北周宣帝大成元年(579)正月置,为四辅官之一,是主要执政大臣。以相州总管、蜀国公尉迟迥为之。
官名统称。官府无具体职掌的闲散吏员。汉代指冗从、从史之类。其地位相当于掾史,最高则为祭酒。郡府所置议曹或谋曹均为散吏,作为对郡内知名人士的一种优礼。晋代郡、国、县皆置,为在编吏员;依郡、国、县大小,郡
霸或作魄。周代历法名词。月相之一。近代王国维认为古人分一月之日为四分,既死霸为二十三日以后至于晦日。也有学者主张定点说,如以既死霸为二十九或三十日,还有别的不同说法。
见“钞关”。
水名。黑龙江重要支流之一。古称阿速江,上游由乌拉河和道比河汇合而成,东北流至伯力(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与黑龙江汇合。为历代靺鞨人和女真各部渔猎、住牧之地。清咸丰十年(1860)《北京条约》规定江东割
456—466南朝宋孝武帝第六子。字孝良。封寻阳王,任豫州刺史。明帝时征为抚军,领太常。泰始二年(466)晋安王刘子勋称帝,授以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及败,贬为松滋侯,建安王休仁以子房兄弟尚在,终为
官名。唐兴元元年(784)置,一人,从二品,以授节帅罢任者,无职事。
选官制度。或称辟署、辟举。指高级官吏使用僚属的一种方式。汉代中央自丞相、御史大夫、三公以至地方官员如州牧、郡国守相皆可自行辟除掾属。被辟除者经公府、州郡试用,再经荐举或察举,可迁任中央或地方官职。北朝
官名。唐、五代节度使、观察使、团练使府各置一员,位催官、巡官之下。
研究古今史学本身发展历史的学科。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的主要任务是: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探索人类历史知识不断积累与逐渐丰富的过程,了解各种史学思想、流派的形成、发展和相互斗争交替的规律;考察各种历史著作、历史
又称姜女、周姜。周古公亶父之妃。姜姓,有邰氏女,生太伯、仲雍、季历。有贤德,古公亶父有事尝与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