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郎
官名。北魏时鲜卑族称主为郎,即城主之谓。
官名。北魏时鲜卑族称主为郎,即城主之谓。
又名三旗包衣护军营。清八旗兵制之一。顺治时置,隶领侍卫内大臣。康熙十三年(1674),改隶内务府。三十四年,复隶领侍卫内大臣。雍正元年(1723),再改隶内务府,成定制。掌守紫禁城内顺贞门等十二处宫门
书名。全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又名《太白阴符》、《阴符太白经》、《阴符太白阴经》。唐李筌撰。十卷。分人谋(上下)、杂仪、攻具、预备、阵图、祭文、捷书、药方、杂占、杂式十章。于心术、谋略、治军、选将、
官名。唐代元帅、都统、招讨使属官,出征则置,兵罢即省,置一人,位行军参谋下。
明代在北京正式设立的书院。位居宣武门内城下,讲堂三间,后堂三间。天启二年(1622)十一月建成,四年六月罢讲,督建者为御史周宗建,主讲者为都御史邹元标、副都御史冯从吾,内阁大学士叶向高为之写碑,皆东林
1634—1677清汉军镶红旗人,字锡蕃,号坦公。初以荫补工部副理事官,历左佥都御史、国史院学士。康熙九年(1670)任广西巡抚。十三年为叛将孙延龄所囚。十六年又为叛将吴世琮所执,拒降,不屈被杀。著有
官署名。元代置,属户部。掌丝绵、布帛诸物。都提举一员,正四品。下设提举、同提举、副提举。
即制。春秋郑邑。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西。《左传》隐公五年(前718):“郑二公子以制人败燕师于北制”,即此。参见“制②”。
书名。春秋战国之际齐人记录手工业技术的官书。一卷。西汉河间献王刘德因《周官》缺《冬官》篇,以此书补入,故亦称《冬官·考工记》。内容分木工、金工、皮工、设色工、刮摩工、抟埴工六部分,分别记载各种生产工具
即“周平王”。
书名。唐张大素撰。十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