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回中宫

回中宫

秦宫。在今陕西陇县西北。《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七年(前220),“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汉书·匈奴传》:西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入萧关(今宁夏固原东南),“遂入彭阳(今甘肃镇原东南),使骑兵入烧回中宫”,并即此。

猜你喜欢

  • 殷周制度论

    篇名。近人王国维撰。王氏自述撰是篇旨在考殷亡周兴之原因。认为周之所以兴,自制度始。并具体论证殷周制度之差异:其一为立子立嫡之制。殷制兄终弟及,殷以前无嫡庶之制,自周始舍弟传子,严嫡庶之分,定嫡长继统之

  • 夷白斋稿

    书名。元陈基撰。三十五卷,外集一卷。戴良编。基寓舍有夷白斋,故以名其稿。卷一为赋、乐府,卷二至十一为诗,卷十二以后为文,大抵皆元世所作。有明初抄本。另有明弘治八年(1495)张习刻本,十二卷,题为《夷

  • 勿邓

    古部落名。唐代乌蛮七部的首领部。贞元中,大鬼主苴梦冲强雄,受封怀化郡王,辖其余六部。本部在今四川昭觉,所辖各部散在今四川越西、冕宁、喜德、昭觉各县。其中亦有白蛮。至宋代,所辖邛部转盛,自称百蛮都鬼主,

  • 苏昌

    一名苏城。在今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东北。清宁古塔副都统(驻今黑龙江宁安市)辖地。咸丰十年(1860)沙俄强迫清朝政府订立不平等的《北京条约》,被帝俄侵占。1972年12月苏联政府改为帕尔季占

  • 楼?

    亦称楼子。战国时魏国大臣。曾与魏太子为质于楚,与楚友善。后与翟强共事魏襄王,为魏王所倚重。与翟强政见不合,主张联合秦、楚以疏远齐国。见《战国策·魏策三》。

  • 天齐渊

    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旧临淄东南龙池附近。源出南郊山下,五源并发,南北三百步(一步六尺),广十步。北流注于淄水。《水经·淄水注》引《地理风俗记》:“齐所以为齐者,即天齐渊名也。”春秋战国时,齐国境内八神之

  • 二阳生

    见“三阳②”。

  • 夏路

    道路名。战国时期楚国通向中原华夏诸国的交通要道。《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夏路以左,不足以备秦。”司马贞索隐引刘氏云:“楚适诸夏,路出方城,人向北行,以西为左,故云夏路以左。”据《水经·�

  • 余继登

    1544—1600明河间交河(今河北泊头)人,字世用,号云衢。万历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预修《会典》成,进修撰。寻充日讲官,与同官冯琦共进《通鉴讲义》,附以时政缺失。历少詹事兼侍读学士,充正史副总裁

  • 东渭桥

    木梁桥。位于今陕西西安东北五十里。《史记》:汉景帝前五年(前152)三月作阳陵(在今高陵县境)渭桥。司马贞索隐云:渭桥有三,通咸阳路者曰西渭桥,通东陵路者曰东渭桥,在长安城北者曰中渭桥。灞水合渭之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