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
东汉初匈奴单于。名舆,乌累若鞮单于之弟。本为左贤王。天凤五年(18)乌累若鞮单于死,得立为单于。旋因新莽另立须卜单于,遂骚扰北边。东汉初,与割据势力彭宠、卢芳等连兵,钞暴日增。其左部入居塞内,北边无复宁岁。立二十九年死。
东汉初匈奴单于。名舆,乌累若鞮单于之弟。本为左贤王。天凤五年(18)乌累若鞮单于死,得立为单于。旋因新莽另立须卜单于,遂骚扰北边。东汉初,与割据势力彭宠、卢芳等连兵,钞暴日增。其左部入居塞内,北边无复宁岁。立二十九年死。
见“威州(1)”。
在今河北宣化县东北葛峪。唐天宝六载(747),安禄山筑雄武城,为北边军事要地,后置军使。会昌二年(842),回鹘那颉啜帅军“南趣雄武军,窥幽州”,为卢龙节度使张仲武击破,即此。雄定关 北宋靖康元年(1
春秋时的一种阵法。周桓王十三年(前707),桓王率诸侯伐郑,郑庄公御之,“为鱼丽之陈(阵),先偏后伍,伍承弥缝”(《左传·桓公五年》)。杜预注:“《司马法》车战二十五乘为偏。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
书名。清顾观光撰。七卷。战国时秦、齐、楚、韩、赵、魏、燕七国间战事频繁,致使有些地区隶属不定。顾氏以七国为纲,根据有关资料,确定其地理区域,而各有关小国分隶之,都邑山川各从其类,皆先引旧说,而后实以今
书名。清杨复吉撰。五卷。复吉以厉鹗《辽史拾遗》尚有遗漏,据所搜采得四百余条,分为五卷,体例悉依厉鹗之例。惟于厉氏所增者,下注“拾遗补”字;厉氏未备,为其新增者,下注“续补”字。书成于乾隆五十九年(17
?—1855清湖南武陵(今常德)人,字敏南。由武举投军,任千总。咸丰二年(1852)守长沙抵御太平军,迁守备。四年参加湘军,参与攻陷岳州(今岳阳)、武汉、田家镇诸役,升都司。五年湖口之战中,率快船冲入
1591—1644即朱常浩。明神宗第五子。万历二十九年(1601)封瑞王。天启七年(1627)就藩陕西汉中。好佛。崇祯时,为避农民军,逃至重庆,为张献忠所杀。
①西魏废帝二年(553)“以万州居四达之路,改为通州”(《太平寰宇记》)。治石城县(隋改名通川县,今达川市)。隋大业三年(607)改为通川郡。唐武德元年(618)复为通州。天宝元年(742)改为通川郡
元杭州(今属浙江)人,字叔厚,号贞期生。主要活动于十四世纪上半期。累试科举不中,致力于诗画,以白描人物著称,有“前无古人”之誉。传世作品有《九歌图卷》、《雪夜访戴图轴》等。
钟(锺)战国、秦汉时的高产田。也称膏腴之田。《史记·货殖列传》:“带郭千亩亩钟之田。”裴骃集解引徐广曰:“六斛四斗也。”汉代一亩(二百四十方步)约合今0.7市亩,一钟合今1.28市石。约相当今一市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