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药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为州府主要僚属之一,位在长史、司马、司录下,别驾上。命品随所在州大小而异,三万户以上州为五命,二万户以上州正四命,万户以上州为三命。另,雍州设有大、小呼药。隋开皇元年(581)罢。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为州府主要僚属之一,位在长史、司马、司录下,别驾上。命品随所在州大小而异,三万户以上州为五命,二万户以上州正四命,万户以上州为三命。另,雍州设有大、小呼药。隋开皇元年(581)罢。
亦称腾越九关。地名总称。在腾越州及其所属土司境内(今云南腾冲、梁河、盈江、陇川一带)。即大塘隘、明光隘、古勇隘、滇滩隘、止那隘、猛豹隘、杉木笼隘、坝竹隘及黄草岭隘之总称。明云南巡抚陈用宾为加强边防,于
商代方国(见殷墟甲骨文)。商王曾率诸侯加以征伐,其首领称“盂方伯炎”。其地有学者认为在今河南睢县一带。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二年四月五日(1906.4.28)在北京出版,由原官商合办之《商务报》改归官办而成,清政府商部主办,商部主事章宗祥主编。以发表商部方针,启发商民智识,提倡商业兴国,调查中外商务为主旨
?—1910清山东潍县(今潍坊)人,字仲铭。光绪状元。授修撰。光绪七年(1881)任湖南学政,革除拘守章句积习,扩大诸生视听,端正士风。二十年充日讲起居注官。二十二年补云南永昌府知府,清理巨案,行利民
1611—1671明末清初桐城(今属安徽)人,字密之,号曼公。中年以后为僧,更名大智,号无可。又称弘智、五老、药地、浮山、墨历、木立、愚者大师、极凡老人等。崇祯进士,授翰林院检讨。早年参加复社,与陈贞
元大都(今北京)人,字千里,号东篱。约生于定宗、宪宗年间,英宗至治年间尚在。元初,曾任江浙省务提举。元贞年间,与剧作家、演员组织书会,编演北曲杂剧。自撰杂剧十六种,现存《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
明代产于山西潞安之丝绸。明季长治、高平、潞州卫三处,共有绸机一万三千张,为当时北方丝织业之中心地。潞安府 明嘉靖八年(1529)升潞州置,隶山西布政使司。治长治县(今市)。领县八。辖境相当今山西长治、
吴一作昊。南朝梁人。梁元帝时为中书郎。著《梁书》一百卷、《梁皇帝实录》五卷。另有《物始》十卷、《皇帝菩萨清净大拾记》三卷等。萧韶撰《太清纪》,议论多为吴辞。
佛寺名。在今陕西长安县杜曲镇东南少陵原畔。唐总章三年(670),迁葬高僧玄奘遗骨于此,修寺建塔,唐肃宗李亨题塔额“兴教”二字,故名兴教寺。玄奘墓塔高五层,正方形,底层有清代泥塑玄奘像。此塔东西两侧有两
书名。清高士奇撰。五十三卷。南宋章冲曾作《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清初马骕又作《左传事纬》。高士奇以为均非完善之作,乃以章书为基础,按周、鲁、齐、晋、宋、卫、郑、楚、吴、秦列国顺序排列,取左氏传文,以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