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吴楚七国之乱

吴楚七国之乱

西汉景帝时吴王刘濞为首七同姓诸侯王的叛乱事件。汉高祖死后,同姓诸侯王势力膨胀,与中央分庭抗礼,以至觊觎帝位,矛盾日益激化。景帝即位后,采纳御史大夫晁错建议,逐步削夺楚、赵、吴、胶西等国封邑。景帝前元三年(前154),久已蓄谋作乱的吴王刘濞联络楚王戊、胶西王印、胶东王雄渠、甾川王贤、济南王辟光、赵王遂,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公开发动武装叛乱。史称“吴楚七国之乱”。景帝命周亚夫为太尉率兵平叛,以大将军窦婴驻屯荥阳,监齐、赵兵,又听袁盎言,处死晁错,企图平息事端。吴楚等国拒绝罢兵。周亚夫乃引兵固守昌邑,以轻兵断绝吴楚军粮道。待吴楚军粮尽溃散,遂遣精兵追击,大破之。楚王戊自杀。吴王濞亡走东越,为东越所杀。其他诸王或被处死,或自杀。前后凡三月,乱平。景帝随后采取削减王国官吏等措施,诸侯王独立地位逐渐被取消。

猜你喜欢

  • 元和体

    ①元和为唐宪宗年号。元稹、白居易主要创作活动正当其时。《新唐书·元稹传》:“稹尤长于诗,与居易名相埒,天下传讽,号‘元和体’。”②唐中后期摹拟元和时作家的作品。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元和已后,为文笔

  • 天元一释

    书名。清焦循撰。三卷。撰于嘉庆二年(1797)。分别收入《里堂学算记》、《中西算学丛书》、《富强丛书续集》等。作者研治元李冶《测圆海镜》、《益古演段》过程中,觉其端绪丛繁,鲜能知要,故参考秦九韶《数书

  • 同修国史

    官名。纂修国史的主要官员。始置于宋。通常以他官兼任,无品秩,其位次于修国史。天圣间修真宗朝国史,欲重其事,以殿阁学士以上官员任之。元丰改制,以侍从官任之。金国史院设二员(女真、汉人各一)。元以后废,以

  • 僧祇部

    官署名。北齐置。设函一人。管理佛教僧侣事务。隶鸿胪寺典寺署。

  • 南蛮校尉

    官名。西晋武帝置,亦称护南蛮校尉。治襄阳。四品。东晋初省,后复置,改治江陵。十六国后赵、前燕、后燕亦置。南朝宋四品。宋孝武帝时省,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复置,三年省。延兴元年(494)复置,明帝时又

  • 漷水

    一名南沙河。即今山东滕州市郭河。源出市东北,西流经市南,下游本注入*泗水。明嘉靖时,运道东徙,导漷水与南梁水(今荆河)合,同入运河。《春秋》襄公十九年(前554):“取邾田,自漷水”,即此。

  • 承办铁路合同

    中国委托英国公司代筑铁路的合同范本。清光绪二十四年八月(1898.9)订于北京。规定由英国公司出资代筑铁路,中国铁路局于全路通车之日,或十年以内,加价一成半接收铁路。

  • 天正

    年号。(1)南朝梁豫章王萧栋年号(551)。(2)南朝梁武陵王萧纪年号(552—553)。凡二年。(3)大理段正淳年号(1103—1104)。(4)金代移剌窝斡年号(1161—1162)。凡二年。(5

  • 番银

    即“洋钱”。

  • 由子

    见“凭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