卝人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官。掌金、锡、玉等矿产地的开发及守护。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官。掌金、锡、玉等矿产地的开发及守护。
亦称案户。即案户比民,核对清查户口。汉制,每年八月县道清查户口。《后汉书·礼仪志》:“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又《后汉书·江革传》:“每至岁时,县当案比。”李贤注:“案验以比之,犹今貌阅也。”
?—83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母阴后。少好经书。建武十五年(39),封东平公。十七年,进爵为王。明帝即位,拜骠骑将军,位在三公之上。曾与公卿共议定南北郊冠冕车服制度。后自以至亲辅政,声望日重,恐遭猜忌,
596—667唐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一作润州丹徒(今属江苏)人。十五岁出家。从智首听受《四分律》,又从智頵受业,并到处参学,成为“外博九流、内精三学”的佛教徒学者。钻研律学,著有《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
官署名。北魏置,属都牧尚书。掌管牲畜的牧养。多以他官典本曹事务。《魏书·韩茂传》:“(韩天生)为内厩令,后典龙牧曹。”太和十七年(493)改制后罢。
见“邛部长官司”。
?—504北魏时吴(今江苏苏州)人,字禽奇。随父寓居淮阳上党(今江苏宿迁北)。少为县金曹吏。随南徐州刺史沈陵入洛阳,充任孝文帝白衣左右。宣武帝初,侍直禁中,贵宠日隆。后迁骁骑将军,领华林诸作。阴有纳受
清代县丞的别称。
战国时人。约与齐宣公、魏文侯同时。《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记田子方及齐宣公问以缴射飞禽之道,他答以仔细封闭好谷仓,以喻统治者应谨慎从政。
南朝齐会稽(治今浙江绍兴)人。宋时为细作金银库吏,竹局匠。宋末为萧赜知军队杂役,以此见亲。及赜为齐武帝,任制局监。大纳财贿,广开宅宇。建议却籍者悉充远戍,百姓大扰,唐寓之因之反于桐庐(今浙江桐庐西)。
地名。清乾隆朝平定准噶尔后,立鄂博于此。为伊犁、塔尔巴哈台收取哈萨克租马及巡边会哨之处。因河得名。河为伊犁、塔尔巴哈台之分界。同治三年(1864)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后,为沙俄割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