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容
即“南宫括”。
即“南宫括”。
即“松窗杂录”。
古代巴人的一支。战国及秦汉时居荆梁间,后在巴郡(今重庆境)繁衍。以使用木制之盾为防御武器,故名。主要有罗、朴、督、鄂、度、夕、龚七姓,故亦称板楯七姓蛮。俗擅歌舞,长于狩猎,善弩射,勇敢善战,号为“神兵
?—1892清广西临桂人。同治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光绪五年(1879)崇厚与沙俄擅订《里瓦几亚条约》,他奏请另遣使臣更约,被采纳。次年署日讲起居注官。九年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时法国侵略越南
隋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人,字士玄。少孤贫,母家卑微,为宗族歧视。初为里佐,屡遭屈辱,遁入山中,博览群书,多所通涉,山东学者皆宗之。既返乡里,不应辟命。与赵郡李士谦友善,时称崔、李。著论刑名之理,其义甚
外商企业。清咸丰三年(1853)由英商创办于九龙和黄埔。次年在香港注册。资本为五十万元,黄埔有船坞四座。专事修造船舶。同治九年(1870)被香港黄埔船坞公司吞并。
古代兵器。用青铜或铁制成,装秘(柄),为戈与矛合体,兼具勾杀、击刺作用。戟上之矛为刺,刺与戈或分铸、或合铸。商代戟刺、戈分铸,西周多合铸,春秋晚期以后又多分铸。将多个戈头合装一柲的,也称为戟,见于战国
①私人撰写的史书。对官方所修的史书而言。最早以野史名书者,为唐昭宗时沙仲穆所著《太和野史》十卷。后又有《野史甘露记》二卷,作者不详。宋代有林希著《林氏野史》八卷,龙衮著《江南野史》二十卷。以后作者甚多
1023—1099北宋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字磻叟。以荫入仕,累擢夔州路转运副使。哲宗初,击平万州(今属重庆)兵乱。历仓部郎中、司农少卿,为江淮发运使,开支氏渠,导涟水通淮河以利航运。后任都水使者,
官署名。北宋元丰改制后,大理寺置,掌拘催详断案八房断议狱案,兼管旬月申奏。
又作蒲昌海。即今新疆罗布泊。《山海经·北山经》:敦薨之山,“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注于泑泽,即《经》所谓蒲昌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