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黄门令

黄门令

官名。西汉为少府属官,掌宫中乘舆狗马倡优鼓吹等事。职任亲近,由宦者充任。有技艺才能者常在其署待诏。东汉名义上隶少府,主宫中诸宦者,秩六百石。中叶以后多以中常侍兼任,或典禁军,或持节收捕大臣,权势尤盛。三国沿置,管理宦者、宫人。魏、晋改隶光禄勋,侍从皇帝左右,颇有权势,或非宦者。南朝宋、齐不详,梁、陈隶光禄卿,大长秋下亦有黄门署。北魏置,北齐、北周不置。辽朝为南面官,隶内侍省。


官名,汉置,宦者,俸六百石,掌省中诸宦者。有丞一人,从丞一人。从丞掌出入侍从,见《后汉书·百官志三·少府》。禁门曰黄闼,以中人主之,故曰黄门令。东汉中叶以后,多由中常侍兼任,或领禁军。三国沿置,掌管宦者、宫人。魏晋改属光禄勋,掌侍从。南朝梁、陈改属光禄卿,北魏置。辽置,为南面官,属内侍省。见《辽史·百官志三》。

猜你喜欢

  • 南皮室详稳司

    官署名。辽朝置北面官,统领南皮室军。设详稳等职。

  • 从事史

    参见“从事”。官名,也称从事,为诸从事之总称,各掌一方面的事务。《后汉书·百官志·司隶校尉》:“从事史十二人。本注曰:都官从事,主察举百官犯法者。功曹从事,主州选署及众事。别驾从事,校尉行部则奉引,录

  • 中县

    县的等级之一。北魏始置,相当于汉魏南朝的次县,次于大县,高于小县。北齐中县,地位在上、下县之间。隋唐沿北齐之制,唐制以三千户以上为中县,离京五百里内及缘边之地二千户以上即为中县。宋制以千户以上为中县;

  • 四门博士

    官名。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496)始置,员四十人,九品上,掌四门学教授之事,检试诸郡学生成绩,兼整理秘书省典籍。北齐沿置,员二十人,正九品上,隶国子寺。隋初沿置,员五人,从八品上,文帝开皇十三年(5

  • 报谢使

    官名。南宋时,金或蒙古若准许宋廷议和,宋廷则需派使臣致谢,所派使臣称报谢使。官名。南宋置,为答谢金或蒙古准许议和的特遣使。

  • 文书名。上行文。亦称“夹片”、“附片”。清朝臣工以奏折奏事,一折准奏一事,凡意有未尽,或另言他事者,则另纸陈明,附于折内,是为片。每折可附一、二、三片不等,一片各言一事,不相关联,亦不具衔名及日期,开

  • 书直

    杂任职名。唐于集贤院置书直及写御书人共一百人,募擅长书法者为之,掌缮写经籍及御书。有官者称直院。宋称书直官,置于集贤院、昭文馆及史馆,为流外官。

  • 路钤

    宋朝路分钤辖简称。

  • 郡集曹

    郡分职诸曹之一。《汉书·匡衡传》记丞相府有集曹掾,主管郡国上计。郡府集曹亦当主管各县上计;此外,《五行大义》引《洪范五行传》说:“集曹供纳输。”故集曹还有运输谷物以实仓廪的职任。《隶释》五《巴郡太守张

  • 左正言

    参见“正言”。官名。宋太宗端拱初改门下省左拾遗为左正言。见“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