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首辅

首辅

官名。亦称首揆。明朝对内阁首席大学士之习称。嘉靖 (1522—1566)、隆庆 (1567—1572) 与万历 (1573—1620) 初期首辅、次辅界限严格。首辅职权重于宰相、主持大政,次辅不敢与较。清朝军机处之领班军机大臣职权较重,一般皆称首辅。


首辅即首揆,明代对首席大学士的习称。嘉靖、隆庆和万历初期,首辅、次辅界限严格,首辅主持内阁大政,次辅不敢与较。清代也称领班军机大臣为首辅。

猜你喜欢

  • 镇北将军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中,任王邑为此职,并领河东太守。三国魏时,与镇东、镇西、镇南将军合称四镇。多为持节都督,出镇方面。魏、晋及南北朝前期权势很重,后期渐轻。三国魏定为二品; 晋、南朝宋

  • 左詹事

    参见“右詹事”。官名,汉哀帝置,掌皇后、皇太后宫事。汉承秦制,置詹事,掌皇后、太后宫事,兼掌太子家事。成帝时省并大长秋,哀帝即位置左右詹事。《汉书·哀帝纪》:“尊定陶太后曰恭皇太后,丁姬曰恭皇后,各置

  • 侯国家丞

    官名,掌侍侯,使理家事。原先有家丞、庶子、行人、洗马、门大夫五官,中兴以后省行人、洗马、门大夫。食邑千户以上的置家丞、庶子各一人,不满千户的只置庶子,不置家丞。见《后汉书·百官志》。

  • 无上大将军

    东汉时涿郡太守张丰自称无上大将军。《后汉书·祭遵传》:“时涿郡太守张丰执使者举兵反,自称无上大将军,与彭宠连兵。”

  • 祗候高品

    宦官名。宋朝入内内侍省及内侍省置,徽宗政和二年(1112)改名祗候殿直。宦官职名。宋入内内侍省与内侍省均置。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改为祗候殿直。

  • 护军司马

    官名。东汉置。《后汉书·傅燮传》:“后为护军司马,与左中郎将皇甫嵩俱讨贼张角”。官名,东汉置,掌领兵征战。《后汉书·傅燮传》:“后为护军司马,与左中郎将皇甫嵩俱讨贼张角。”

  • 典药局

    官署名。元置,掌修制东宫药饵。见《元史·百官五·储政院·典药局》。官署名。元置,属典医监。掌修制东宫药饵。设达鲁花赤一人,大使、副使、直长各二人。

  • 广东道监察御史

    官名。明清都察院所属广东道之主官。掌道事。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三至五人。后增至七人。南京都察院亦设三人。皆秩正七品。清顺治元年(1644)沿设。乾隆十四年(1749)定制,设掌印御史满、汉各一

  • 行政长

    官名。北洋政府时期,地方政府采行省道县三级制,国民党政权建立后,国民政府废除道的一级,由省直接监督各县。惟新疆地区辽阔,情形特殊,废道不久即将全省分为迪化、伊犁、塔城、阿山、焉耆、阿克苏、喀什、和阗八

  • 协纪大夫

    散官名。金朝司天二十五阶之第八阶,秩从五品中。官名,也是官阶名。金朝的司天翰林官,自从四品始,以下分为(二)十五阶。从五品中,称协纪大夫。见《金史·百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