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门下循行

门下循行

吏名。东汉、三国、晋朝置,为郡府低级散吏。设员不定,类似门下客。亦称循行。


官名,也简称循行,汉置,为门下散职,无定员,无固定职事,类似门下客,地位在门下书佐之下,在小史、门干之上,魏晋沿置。《三国志·魏书·司马芝传》:“门下循行尝疑门干盗簪,干辞不符,曹执为狱……循行何忍重惜一簪,轻伤同类乎!”《三国志·吴书·胡综传》:“综年十四,为门下循行。”

猜你喜欢

  • 内阁诰敕房舍人

    官名。即内阁诰敕房中书舍人。

  • 内秘书院学士

    见“内三院学士”。

  • 右军巡判官

    见“军巡使”。

  • 宣慰安抚使

    唐诸道临时特遣使。武德九年(公元626年),遣谏议大夫魏征宣慰山东,遇事可按具体情况全权处理;兴元元年(公元784年)以萧复为江淮等道宣慰安抚使。遇事可按具体情况全权处理。

  • 典铁衙

    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主制造兵器、铁器。

  • 左车将

    官名,俸比千石,掌左车郎,左车郎主车。见《汉书·百官公卿表》、《汉仪注》。

  • 路分钤辖

    见“钤辖”。官名。宋置,见“钤辖司”。

  • 超擢

    即超迁,指官员不拘资格及年资的升迁。《明史》卷一三八记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帝谓吏部曰:‘资格为常流设耳,有才能者当不次用之。’超擢者九十五人。”同书《严讷传》记严讷于世宗时代郭朴为吏部尚书

  • 县伯下大夫

    即“小县伯下大夫”。

  • 同知东推

    官名。唐置,由殿中侍御史一人充任,属御史台殿院。与知东推侍御史共掌推鞫之事,并监督太仓出纳。参见“知推侍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