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铁路管理局

铁路管理局

交通部直属机构。清末置铁路总局,北洋政府时期各国有铁路管理局的组织一般比较复杂,而且各不相同。民国八年(公元1909年)十二月十六日北洋政府交通部呈准公布《京汉京绥铁路管理局编制专章》,京汉铁路管理局以局长为主官,内部分置总务、工务、车务、机务、材料、会计六处,处内分课办事,下辖工务总段、分段;车务总段、分段;机务总段分段;及天津转运所、煤矿事务所、被服厂、印刷厂、医院等。各处设处长、副处长各一人,各课设课长一人,各段设总段长与分段长各一人。东省铁路由于是中苏合办,另有规定,依照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十月七日公布的《修正东省铁路督办公所编制专章》规定,设督办一人,由大总统特派。督办公所设参议、秘书长各一人,均按简任级待遇;科长四人、秘书三人,均按荐任级待遇;科员二十人,译员八人。依照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八月二十五日公布的《交通部铁路警备处规则》规定,各铁路局增置警备处,负责各铁路线的警备。设处长、副处长各一人,秘书二至三人,处内分三股办事,下辖教练所等。国民党政府于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十二月设铁道部,各铁路管理局改属铁道部直辖,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铁道部并归交通部,铁路管理局复归交通部直辖。

猜你喜欢

  • 坛庙官

    清朝的坛庙官,包括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太庙等官员。其中天坛尉、地坛尉各八人,五品一人,六品七人,太庙尉十人,四品二人,五品八人;社稷坛尉五人,五品一人,六品四人,属太常寺;堂子尉八人,七品二人,八

  • 江浙等处财赋都总管府

    官署名。元朝置,秩正三品,隶中政院,掌江南没入赀产课赋,以供内储。设于武宗至大元年(1308)。置达鲁花赤、都总管、同知、副总管各一员。下辖平江、松江、建康三处提举司。官署名。元至大元年(公元1308

  • 典农功曹

    官名。东汉末、三国魏置。典农中郎将、典农校尉、典农都尉的属官。官名,东汉末年曹操置,为典农中郎将、典农校尉、典农都尉属吏,掌屯田事务。典农功曹也称“典农纲纪”,见《三国志·魏书·邓艾传》。

  • 门下书吏

    吏名。晋朝置,为骠骑将军以下及诸大将军不开府非持节者、三品将军秩中二千石者之属吏。

  • 永安丞

    官名。东汉置,隶少府所属钩盾令,员一人,以宦者任之,秩三百石。官名,汉置,俸三百石,属钩盾令,掌永安宫。永安宫在北宫东北,有园观。见《后汉书·百官志三·少府》。

  • 城门局

    官署名。隋朝门下省所统诸局之一,置校尉二员、直长四员; 炀帝大业三年 (607) 后改隶殿内省,置校尉一员,后改名城门郎,置四员,又改隶门下省。掌京城、皇城、宫殿诸门启闭,出纳管钥。官署名。隋初置,属

  • 左都御史

    官名。又称“总宪”。明清都察院之主官。掌院事。明洪武十六年(1383)设,左、右各一人,秩正三品。十七年升秩正二品。洪熙元年(1425)南京都察院设右都御史一人。清顺治元年(1644)改承政设,一人。

  • 秋曹

    刑部之别称。

  • 北南枢密院点检中丞司事

    官名。辽朝北、南两枢密院中丞司之长官。下置左、右中丞、侍御等职。

  • 户部左曹

    官署名。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置,掌天下诸路州县户口、农田、贡赋、税租之政令,以及田务券债、酒麴园宅课入之事。南宋分三案: 户口案掌户口升降,民间立户分财,科差人丁,典卖屋业,陈告户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