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议曹史

议曹史

1、官名,汉朝郡县属官,位在议曹掾下,掌参与谋议。多以境内名士任之,无固定人数,也无固定职事。

2、议曹从事史的简称。《陈书·儒林传·顾越》:“扬州议曹史兼太子左率丞。”

猜你喜欢

  • 进士及第

    科举制度。进士科考第分五等,上二等即称“进士及第”。元、明、清诸朝规定,经殿试取录者共分三甲,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共三人,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

  • 左右知客押衙

    见“使院牙职”。

  • 坐曹

    汉朝官府分曹处理政事,因称官吏在官署治事为坐曹。

  • 监尉

    军中杂职官名。太平天国设置,每监军六十人,官阶为职同旅帅,掌护卫监军。

  • 尚药局直长

    官名。即尚药直长。伎术官名。隋唐为尚药局的佐官;金为尚药局的属官。见“尚药局”。

  • 梨园使

    使职名。唐玄宗开元 (713—741) 初置,掌领乐工数百人教“皇帝梨园子弟”习法曲雅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 罢。

  • 甲头

    宋朝乡役名。又称甲首、催头。神宗熙宁七年(1074 )置,由保丁轮流充任,代户长催税。元丰八年(1085)罢。哲宗绍圣元年(1094)复置。(1)宋乡役名。又称“甲首”、“催头”。熙宁六年(公元107

  • 州司录

    州门下吏名。北周置,见“州录事”。

  • 制使

    天子的使臣。《续玄怪录》:“制使之行,呵斥风生,舟船不敢动。”

  • 铸工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金中大夫铸工中士佐官,正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