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符玺郎

符玺郎

官名。汉朝有尚符玺郎 (尚符玺郎中),为符节令属官,掌保管玺印符节,三国魏称符玺郎 (符玺郎中),七品。西晋省。北魏复置,仍隶符节令,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从四品中,二十三年改从六品上。北齐沿置,员四人,从六品上。隋初罢,炀帝大业三年 (607)改符玺监为符玺郎,员二人,从六品,为门下省符玺局长官。唐初因之,高宗显庆三年(658) 改名符节郎,中宗神龙元年(705) 复旧,玄宗开元元年(713) 又改符宝郎。元末朱元璋复置,正七品,掌管玺印符牌,吴元年 (1367) 改名尚宝司卿。


官名,又称尚符玺郎、尚符玺郎中,汉置,属少府符节令,掌皇帝符玺。西汉二人,东汉四人。《汉书·霍光传》:“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取玺),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后汉书·百官三·少府·符节令》:“尚符玺郎中四人。本注曰:旧二人在中,主玺及虎符、竹符之半者。”其后,历代多置而名称不一。北魏、北齐称符节郎中,北周称主玺下士,隋称符玺郎。唐沿置,武则天恶玺字,改称符宝郎;中宗复称符玺郎。宋沿唐制。见《旧唐书·职官二·门下省·符宝郎》。

猜你喜欢

  • 珍羞置

    官署名。唐武则天垂拱元年(685)改原肴藏署而置。设令一人,丞二人,典书、锡匠若干。掌供祭祀、朝会、宾客之棒、栗、茭、芡及于肉、鱼、盐等物。中宗神龙元年(705)复名肴藏署。玄宗开元元年(713)再复

  • 太子典仓署

    官署名。见“典仓署”。

  • 王府骁骑校

    官名。清置,见“王府参领”。

  • 卿监

    唐宋诸寺监卿、少卿、监、少监总称。卿与监又称大卿监,少卿、少监称少卿监。北宋前期为寄禄官,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为职事官。

  • 宗学

    学校名。专为宗室子弟而置。汉平帝置宗师,掌教训宗室子弟。唐初,于秘书外省别置小学,令宗室子孙就读。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始称宗室小学。检八至十四岁宗室子弟入学。徽宗崇宁元年(1102),诸王宫设大

  • 山南江北道肃政廉访使

    官名。参见 “山南江北道肃政廉访司”。

  • 夷离堇

    官名。辽置,初为契丹军事首领,始置于遥辇时期,由本部望族中世选,以领兵作战为其主要职责。其后权力逐渐增大,成为部族的政治、军事首领,太祖耶律阿保机即位前即曾为迭刺部夷离堇。辽建国后,夷离堇由朝廷从本部

  • 左祗候郎君闸撒狘

    官名。 辽朝置, 为北面官。 著帐郎君院官员,属左祗候郎君班详稳司。掌左祗候郎君之禁卫事。

  • 掌扇

    官名。唐高宗龙朔年间有此官,属奉舆局,掌执伞扇。见《新唐书·百官二·尚辇局》注。杂任职名。唐置,属殿中省尚辇局,掌执伞扇等杂供奉之事,员额六十人。

  • 左右监门率府

    东宫警卫机构。隋置,掌诸门禁。设率一人、副率二人,职拟朝廷左右监门将军。长史以下设官同内率府,而各有直长十人。唐沿置,掌东宫诸门警卫。凡财物、器用,人员出入,都有门籍,其法如左右监门卫。设率各一人,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