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神使

神使

官名。太平天国后期增设之朝上职官。天历庚申十年(1860)始设。位高于六部官,以天王最亲信者为之。职掌未详。


官名。太平天国后期设置。最早见于辛酉十一年(公元1861年)四月《天王眼见天日主乾坤诏》,诏首列此官名。排在神将之下,六部之上;《盾鼻随闻录》记太平天国有殿前神使八人,以洪秀全最亲信者为之;《太平天国革命图录》载有“忠伺神使任享殿天官领袖尹贤瑞”木印一颗; 《太平天国史事日志》的《领发物单》、《发物单》、《去文底簿》中分别记有六十三神使、忠撰神使、忠矄神使的名称,其职掌未详。简又文《太平天国典制通考·宗教考》引林利说:“天朝的宗教组织,是一种长老制。天王是国主兼最高主教统治其臣民。其下有四位王爷在宗教组织中居次等职位。其下复有多等的宗教官。……每二十五家设一礼拜堂,或称‘天父堂’,有一宗教官主持之。在二十五间礼拜堂之上,则设置一较高级的主教,或教会长老,每逢礼拜日轮值到其所管辖之二十五间礼拜堂。其上,每县、每郡的礼拜堂,皆有同样的宗教官主持监督。于分派宗教官于各职位之外,另有许多随军的宗教官(等于欧美现代的随军牧师)。每一王爷或高级将官主官的府中,也派有数人,其职守是在各府中主持宗教礼拜及教训其属下人等。”据上述记载看来,神使可能就是上述太平天国的高级宗教官,分别在中央机构、各王府、各高级将官主官的府中任职,主持宗教的礼拜仪式,宣传教义及管理属下人等,所以其人数较多。其中任享殿天官领袖的忠伺神使尹贤瑞,可能就是朝中主管祭祀上帝的最高官职。

猜你喜欢

  • 灭羌校尉

    官名。十六国前秦苻登置。以尚书苻硕原为前禁将军兼此,戍平凉,以对抗后秦姚苌(羌族)。见《晋书· 苻登载记》。

  • 追锋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一班,普通六年(525)罢。武官名。南朝梁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第十一班。

  • 州兼理司法长官

    (1)西汉分全国为十三监察区,监察区长官的名称,在京师地区为司隶校尉,掌京师百官及所辖附近各郡;其他十二监察区的长官称为刺史,所部各郡国的行政与司法均受其监督,有权过问重大的司法案件。有关司法的属官有

  • 蒙古军

    元代镇戍兵的一种。由内迁的蒙古人组成,驻屯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区,为专业性的军队,世代服兵役,军士之家称为军户。

  • 右令

    官名。同“右领”。春秋战国楚置。曾侯乙墓出土竹简文字中有此官名。参见“右领”。

  • 兽人

    官名。春秋置。掌田猎,捕捉野兽。《左传·宣公十二年》: “楚潘党逐之,及荧泽,见六麇,射一麇以顾献,曰: ‘子有军事,兽人无乃不给于鲜? 敢献于从者。’《周礼·天官》有“兽人”,一说为周朝置。《周礼·

  • 中侍郎

    官名。①十六国西秦置。《晋书·乞伏炽磐载记》: 永康元年 (412)“罢尚书令、仆射、尚书、六卿、侍中、散骑常侍、黄门郎官,置中左右常侍、侍郎各三人。”②宋徽宗政和六年 (1116) 置,为武臣阶官,

  • 士案

    官署名。宋徽宗崇宁三年 (1104),开封府所辖开封、祥符两县置。大观二年 (1108),令诸县皆置。南宋临安府亦置。职掌仿吏部。大宗正司亦置,掌行南班宗室磨勘、转官、袭封,及缌麻袒免亲嫁娶房卧钱,宗

  • 内安乐堂

    宦官事务机构。明置,堂址在西苑金鳌玉桥西、星门迤北、羊房夹道,有掌司总其事。凡宫人病老或有罪,先发此处,待年久方再发往皇城外的浣衣局。

  • 交市副监

    官名。隋朝缘边交市监次官,各置一员,视正九品。官名。见“交市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