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督邮

督邮

官名。汉朝置,郡府属吏。本名督邮书掾(或谓督邮曹掾),省称督邮掾、督邮。主要职掌除督送邮书外,又代表郡守督察诸县、宣达教令,兼及案击盗贼,点录囚徒,催缴租赋等。守相自辟,秩六百石,其权甚重,有“督邮功曹,郡之极位”之说。督邮分部,有二部、三部、四部、五部不等。其职名或冠以东、西、南、北、中,或称为五部督邮。三国、魏、晋、十六国之后凉、南朝宋、齐、梁、北朝北齐皆置,晋朝郡或因事而立,可多达三十余人。


官名,汉始置,为郡太守的重要佐吏,秩六百石,除督送邮书外,还代表郡太守督察所属中各县,纠举违法,宣达教令,并兼司狱讼捕亡等事,郡分二、三、四、五部不等。东汉每郡分为东西南北中五部,故称五部督邮,每部置督邮一人掌其事。《后汉书·卓茂传》:“平帝时,天下大蝗,河南二十余县皆被其灾,独不入密县界。督邮言之,太守不信,自出案行,见乃服焉。”其后,三国、魏、晋、南北朝等多沿置,唐以后废。见《后汉书·百官五·州郡》、《通典·职官十五·总论郡佐》。

猜你喜欢

  • 疏附衙

    太平天国所设事务性典官衙之一,司驿站文书的传递。

  • 鲍人

    官名。周朝置。掌柔治韦草。见《周礼·冬官·考工记》。

  • 钞关御史

    官名。明朝掌管巡关的巡按御史。宣德四年 (1429) 始置,正统十年 (1445) 后改以户部主事掌钞关之事。

  • 常赐

    汉代君主经常赐给臣下的奴婢、甲第、墓地、钱物等, 总称为常赐。西汉时常赐有奴婢、牛酒、甲第、钱、缯帛、东园秘器(棺材)、冢地、见《西汉会要·职官十二》“恩赐条”。东汉的常赐有钱币、衣服、衣冠、安车、什

  • 会灵观使

    宫观官名。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16)始置,以翰林学士充任。仁宗皇祐五年 (1053) 废。

  • 八大臣

    ①总管旗务之八大臣的简称。清太宗皇太极于天命十一年(1626)九月登基后,于八旗下各设总管大臣一人,名为“总管旗务八大臣”。总理各旗之一切事务,凡出猎行师时,各领本旗兵行,凡事均听其稽查,可与诸王、贝

  • 群长

    官名。明朝太仆寺所属各群之长。洪武二十二年(1389)改群头置,每群一人,不入流。掌各群牧养马匹之事。官名。明置,为牧监的属官,掌收养马群。参见“牧监监正、监副”。

  • 海军监狱

    监狱名。北洋政府置,依照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公布的《海军军港监狱条例》的规定,设于各军港,主官为监狱长,员额一人,由少校、上尉相当文官充任,直属军港司令。国民党政府沿置,参见“军人

  • 他库尔使

    满语吏名。汉译为“承差”,为清朝外省总督、巡抚衙门中吏员的一种。

  • 偏将军

    官名。西汉置,为主将之下的副将、小将。新莽时曾普赐诸郡卒正、连帅、大尹此号。东汉、三国时为杂号将军中地位较低者,仅高于裨将军。魏、晋、南朝宋皆八品 (一说魏为五品);梁武帝天监七年(508) 定为武职